

1.謂傾寨而出。
1.對同鄉老年男子的敬稱。
1.鄉里戶口田畝的帳冊。
1.《禮記.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后遂以"鄉杖"表示年老。
1.放給農民的高利貸。
1.鄉里的賢哲。喆,同"哲"。
1.鄉和鎮。泛指較小的市鎮。
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一種形式。原為農村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兩級集體經濟舉辦的社隊企業,后在農村政體改革中改稱現名。隨著農村經濟改革的發展,現已成為以集體經濟為主的多種經濟成分企業的總稱。經營范圍包括工業、商業、飲食服務業、運輸業、養殖業等。
1.鄉大夫。
2.隋唐以五百戶為鄉,置鄉正一人。理民間訴訟。
3.舊時有些地方稱鄉長。
1.同鄉晩輩的謙稱。宋鄧肅《上龜山先生楊博士書》落款自稱"鄉侄"。
1.同鄉。
1.古指五鄉的屬吏。
1.鄉味,本地特有的食品。
1.村莊。
1.鄉里的壯丁。
1.家鄉;同鄉。
1.家鄉氏族。
1.對同鄉長輩的敬稱。
1.鄉嗇夫。
1.以香料烹制的肉脯。
1.祭祀所用之黍類。
戲曲劇種。流行于福建南部和臺灣。1928年,臺灣歌仔戲開始在閩南盛行,并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加以改進,稱改良戲”。1954年改今稱。唱腔有七字調、雜碎調、哭調、雜念調等。劇目有《三家福》、《碧水贊》等。
1.祭祀所用之高粱。
1.香澤;香氣。薌,通"香"。
1.互相親愛﹑友好。
1.謂相處平安,沒有矛盾。
1.謂互相幫助,使彼此安居。
1.互相行拜禮。
1.舊謂觀察官員手板以卜休咎。
1.各半;相等。
1.陪伴;伴隨。
1.相國。
1.亦作"相幇"。
2.方言。幫助。
3.挨靠在一起。
4.舊指妓院或賭場的男仆。
1.見"相幫"。
1.靠近;依傍。
2.謂男女相配。
1.互相誹謗。
1.互相擔保。
2.互相救助;共同保衛。
1.交替;更迭。
2.相互報應;報復。
3.告知,報告。
1.亦作"相倍"。
2.互相背叛。
3.相違;相反。
1.見"相背"。
1.相違背。
1.見"相逼"。
1.亦作"相偪"。
2.相接,相連。
3.相逼迫。
1.互相聯合,編在一起。
2.相近;差不多。
3.互相考校﹑比較。
4.相互勾結。
1.見"相敝"。
1.亦作"相獘"。亦作"相斃"。
2.共同消亡。
3.相繼疲敝。
1.見"相敝"。
1.相貌;體形。
1.見"相為表里"。
1.謂彼此分別。
1.謂以賓客之禮待其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