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野獸;(狼、狗、豺狼等)大聲叫。
2.
動詞
比喻人咆哮。
1.
亦作“噑”。亦作“獆”。
2.
吼叫。
1.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賜我南鄙之田,狐貍所居,豺狼所嗥。
2.出自《招隱士》蝯狖群嘯兮虎豹嗥。
3.出自《蕪城賦》風嗥雨嘯,昏見晨趨。
4.出自《渾河的急流》狼在嗥,貍子咄咄喳喳地互相告驚。
3.
通“號”。號哭,哭叫。
1.出自《莊子·庚桑楚》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嘎,和之至也。
1.彈琴飲酒。
1.以彈琴為業的樂師。
1.指琴高。
1.奏琴之室。
曲藝的一個類別。包括山東琴書、翼城琴書、安徽琴書、北京琴書、四川揚琴等。主要伴奏樂器為揚琴。各種琴書起源不一,多由當地俗曲發展而成。表演形式以坐唱為多。
1.琴弦。亦指琴聲。
1.作為彈琴場所的一種高而平的建筑物。
2.安放琴的座墊。
3.臺名。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相傳為漢司馬相如彈琴之所。
4.臺名。相傳為春秋時單父宰宓子賤彈琴之所。在山東省單縣東南之舊城北。
5.臺名。在河南省魯山縣城北,唐元德秀所建。 6.臺名。在江蘇省蘇州靈巖山上。
1.《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后遂稱州﹑府﹑縣署為琴堂。
2.琴室。
1.侍琴的童仆。
1.水名。在安徽省涇縣東北,傳說琴高于溪中投藥滓化為魚而著名。
1.亦作"琴弦"。
2.琴上賴以發聲的弦線。
1.猶琴臺。
寄寓于琴聲的心思,多指男女情思以琴心挑之|幾多情思在琴心|琴心劍膽。
1.猶言柔情俠骨,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
1.琴聲所寄托的思緒。
1.琴室。
1.指琴聲表達的含義。
1.琴和硯臺。
2.形如古琴之硯。
1.彈琴和弈棋。
1.琴聲中寄托的情意。
1.琴的樂聲。
1.琴曲名。
1.古琴上的裝飾。
1.猶琴音。
2.指琴音的韻味。
1.形如古琴的竹枕。
1.琴上調弦的小柱。亦借指琴。
2.比喻石榴子。
1.猶琴樽。
1.指師摯,古代有名的琴師。
1.琴上用以系弦的柱。借指琴聲。
1.見"琴樽"。
1.亦作"琴尊"。亦作"琴罇"。
2.琴與酒樽為文士悠閑生活用具。
1.見"琴樽"。
1.美石。
1.禽和犢。古代用作饋贈的禮品,因以喻干祿進身之物。
2.指鳥獸疼愛幼仔,比喻父母溺愛子女。
1.擒獲。
1.捉拿捆綁。
1.俘獲斬首。
1.菊的別名。
1.亦作"禽芒"。
2.沈迷于田獵。
1.被俘;擒獲。
1.指需急速擒拿的人。
1.亦作"禽翦"。
2.猶擒滅。
1.見"禽剪"。
1.擒拿,截獲。
1.謂困急之獸猶能觸覆獵者之車。猶言困獸猶斗。
1.當作鳥獸一樣獵取。
1.擒捉敵人。
1.猶禽獸。鳥獸。
1.眾禽。
1.見"禽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