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禽荒"。
1.謂水的氣味香。
2.澤蘭的別名。
1.盛水用的裝置。
1.水災的征兆。
1.見"水泄不通"。
1.猶言滴水不漏。形容說話慎密。
水也排泄不出去。形容極度擁擠或包圍得非常嚴密門口擠得水泄不通|會場被圍得水泄不通。
1.同"水泄不通"。
1.即腹瀉。便瀉如水狀。
2.中藥澤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澤瀉》。
建于水濱供游玩或休息的建筑物步入水榭,湖色盡入眼簾。
1.水中央。
2.見"水心劍"。
3.宋葉適的別號。適晩年居永嘉城外水心村,人稱水心先生。
1.傳說中的寶劍名。
1.汛情的信息。
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與太陽平均距離5791萬千米。直徑4877千米,平均密度54克/厘米3,質量3289×1026克。公轉周期88天,自轉周期59天。表面大氣稀薄,因而向陽面與背陽面溫差很大向陽面約400°c,背陽面-160°c以下。未發現有衛星。
1.水上航行。
2.謂游水。
3.水流動。
4.即水德。
1.水的性能﹑特點。
2.指水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
3.泅水的技能。
4.水有隨勢而流的特性,因以喻用情不專一。
5.比喻性情柔弱,無主見。 6.指江河湖海在深淺﹑流速等方面的特點。
水隨地勢流動,楊花隨風飄揚。常用以比喻女子感情輕浮易變這女子水性楊花,不是好東西。
1.荇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嫩時可食。
1.水中出產的美味食物。
1.水靈清秀。
1.昆蟲名。似蚊而大,游于水面。
1.形容山水清麗,風景優美。
縫于戲曲服裝中蟒、帔、官衣、褶子等袖口的一段白綢。一般長30~45厘米。利用水袖,可做出各種動作,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增強美感。水袖技巧稱水袖功”。
1.器皿盛水日久所留下的痕跡。
2.即水堿。參見"水堿"。
1.古代以五行配五種牲畜,豬為水畜。
2.指水族之屬。
1.水邊。
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環轉化過程。是生物圈內基本的物質循環之一。受太陽能和地表熱能的作用,地球上的水不斷蒸發成水蒸氣而進入大氣。水蒸氣遇冷后凝聚成水,又降落到地面,如此周而復始,以至無窮。
1.物體在水中所受的水的壓力。
裝有水壓引信,利用艦船通過時水壓場的作用而引爆的水雷。抗掃雷性能較強,但易受干擾。
1.黃鶯的別名。
1.水鳥名。鳧的俗稱。
2.蛙的別名。
1.茶葉名。
1.水邊。
1.水邊。
1.亦作"水煙"。
2.水上的煙靄。
3.用水煙袋裝煙絲吸用的煙。吸時,煙從注水的筒管中通過,故稱。
1.亦作"水煙袋"。
2.一種用銅﹑竹等制成的吸煙用具。煙經水過濾而吸出,吸時發出咕嚕嚕的響聲。也叫水煙壺﹑水煙筒。
1.即水煙袋。
1.即水煙袋。
1.舊時在慶吊禮儀中專司招待,給來賓倒茶﹑裝煙的人。
1.即水煙袋。
1.見"水硯"。
1.捕魚的一種設施。也叫做梁。筑堰截水,其間留有關孔,置笱(魚籠子)于孔間以捕魚。
1.相傳唐裴航在藍橋驛遇仙女云英,求得玉杵臼搗藥,終結為夫婦。見《太平廣記》卷五十引唐裴铏《傳奇.裴航》◇以"水渰藍橋"。比喻男女歡會之事不成。
1.形容委頓的樣子。
1.亦作"水研"。
2.指貯水的硯。
1.擋水的低壩。
1.水的北面。
1.蒲柳。
1.水中妖怪。祅,通"妖"。
1.取水的勺子。
1.水星。"七曜"﹑"九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