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時代久遠的,過去的,跟“今”相對。
2.
形容詞
經歷年月很久的。
3.
形容詞
具有古代風格的。
4.
形容詞
真摯純樸。
5.
名詞
古體詩。
6.
名詞
(Gǔ)姓。
7.
名詞
古代的事物。
1.
古代,往昔。與“今”相對。
1.出自《易·系辭上》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2.出自《論衡·實知》古之水火,今之水火也;今之聲色,后世之聲色也。
3.出自《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4.出自《聊齋志異·海公子》島中古無居人,人亦罕到。
5.出自《“今”與“古”》一切今的,都勝于古的,優于古的。
2.
久遠;古老。
1.出自《詩·大雅·綿》古公袒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2.出自《酬暉上人夏日林泉》詩嵒泉流雜樹,石室千年古。
3.出自《賓退錄》客土二字,其來甚古。
4.出自《詩論》考究韻的聲和考究韻一樣古。
3.
指古代的典章文獻。
1.出自《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出自《文選·宋玉〈九辯〉》變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舉肥。
3.出自《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但明效古,當自圖之耳。
4.出自《述書賦上》馳妙思而變古,立后學之宗祖。
5.出自《宋史·劉幾傳》儒者泥古,致詳於形名度數間,而不知清濁輕重之分。
6.出自《讀通鑒論·漢文帝十一》自漢以后,治之不古也有自矣。
4.
古人。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2.出自《文選·陸機〈豪士賦序〉》故曰才不半古,而功已倍之。
3.出自《文選·顏延之〈陶征士誄〉》嗟乎!若士,望古遙集。
5.
古樸。
1.出自《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進士侯喜,右其人,為文甚古,立志甚堅。
2.出自《老學庵筆記》有老道人狀貌甚古,銅冠緋氅。
3.出自《臨頓里》詩行古時人笑,文工造化憎。
4.出自《清明前后》這就叫做人心不古!唉,這年頭兒,老實人也會貪污!
6.
謂不同凡俗。
1.出自《法書要錄·竇蒙〈述書賦語例字格〉》古,除去常情曰古。
7.
亡故。
1.出自《二十四詩品·曠達》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8.
天。參見“古帝”。
1.出自《逸周書·周祝》天為古,地為久。
2.出自《后漢書·李固傳》臣聞君不稽古,無以承天。
3.出自《癸巳類稿·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古文說》《詩》云:“古帝命武湯。”正是經訓古為天。
9.
古詩及古風的簡稱,相對近體詩而言。參見“古詩”、“古風”。
1.出自《元和圣德詩》輒依古作四言《元和圣德詩》一篇。
2.出自《碧雞漫志》吾謂西漢后,獨《敕勒歌》暨韓退之《古琴操》近古。
3.出自《詩鏡總論》詩至於宋,古之終而律之始也。
4.出自《詩藪·古體上》歌至五、七言古,全不入樂矣。
5.出自《師友詩傳續錄》毋論古、律、正體、拗體,皆有天然音節,所謂天籟也。
10.
通“沽”。粗略。
1.出自《左傳·文公元年》衛孔達帥師伐晉。君子以為古。古者,越國而謀。
2.出自《經傳考證》《檀弓》:“杜橋之母(之喪),宮中無相,以為沽也。”鄭注:“沽,略也。”古與沽通……越國而謀,是粗略之甚。
3.出自《儀禮·既夕禮》弓矢之新沽功
11.
通“怙”。仗恃。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稱》不用輔佐之助,不聽圣慧之慮,而侍其城郭之固,古其勇力之御,是胃身薄。
12.
通“詁”。參見“古訓”。詁訓。指對古字古義的訓釋。
1.出自《漢學師承記?惠士奇》經之義存乎訓,識字審音,乃知其義,故古訓不可改也。
13.
姓。北魏有古弼。見《魏書》本傳。
1.出自《廣韻?姥韻》古,姓。周太王去邠適岐,稱古公,其后氏焉。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
1.節肢動物門的一綱,身體長形,由許多環節組成,每個環節一對或兩對足,頭部有一對觸角。多卵生,雌雄異體。如蚰蜒﹑蜈蚣﹑馬陸等。
不該說而說~多舌ㄧ你不了解情況,別~!
1.猶饒舌。不該說而說。
1.謂胡亂說些沒見識﹑不起好作用的話。
1.謂罪重。引申為罪重的人。
2.失禮致歉之詞。
1.亦作"多癭"。亦作"多?"。亦作"多鷃"。
2.古代傳說極南處的國名。
1.呵責。
2.嘆惜聲。
1.無愧。
1.呵斥。
2.猶咄嗟。形容迅速。
嘆詞,表示驚詫或感嘆~怪事ㄧ~稱奇。
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他說話的口氣~,令人十分難堪。
咄咄驚嘆聲。指使人驚訝的怪事。
1.《晉書.殷浩傳》載殷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以"咄咄書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態。
1.咄嗟。形容迅速。
〈書〉吆喝。
原指主人一吩咐,仆人立刻就辦好,現在指馬上就辦到。
1.呵斥辱罵。
1.猶嘮叨。
1.謂呼喚應諾。唐司空圖《休休亭》"咄諾,休休莫莫,伎倆雖多性靈惡,賴是長教閑處著。"常用以形容事情輕易,只須張口一喚。
1.亦作"咄喏"。
2.見"咄諾"。
1.嘆息。
2.猶咄嗟◆吸之間。形容時間短暫;迅速。
1.邪佚殘暴。
1.大;寬大。
1.口張大貌。
1.表達不清楚貌。
1.張口不正。丑貌。
1.張開。
1.張口。
1.哆嗦。
1.即哆啰呢。
1.[法droguet]即哆啰呢。
1.即哆啰呢。
1.一種較厚的寬幅毛織呢料。
1.即哆啰呢。
1.方言。翻弄,擺弄。
1.渙散貌。
2.張口欲噬貌。
1.哆嗦。
1.謂身有殘疾的人材。
1.削除。
1.刺戳。
1.摘錄,選錄。
1.摘抄。
1.掇集。
1.摘取,選取。
1.摭拾。
1.刪除,清除。
1.指高峻的山。
1.綴上領圈的道袍。明代內臣服飾的一種。
1.猶奪服。
①奪取錦標,特指奪取冠軍這場大賽中數她~呼聲最高。②承包人或買主所投的標在投標競爭中中(zhòng)標這家公司在同其他八家廠商的競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