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袖狹而直,形狀如溝的單衣。
1.出自《釋名·釋衣服》褠,褝衣之無胡者也,言袖夾直形如溝也。
2.出自《三國志·吳志·呂范傳》遷都督
3.出自《資治通鑒·魏高貴鄉公甘露元年》始,岱親近吳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賜巾褠,與共言論,后遂薦拔,官至侍御史。
2.
臂衣。猶今之袖套。
1.出自《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
2.出自《釋名?釋衣服》褠。
3.
針縫。
1.出自《篇海類編·衣服類·衣部》褠,針縫也。
4.
衣褶。
1.出自《字匯·衣部》褠,衣褶。
1.見"笑里藏刀"。
1.見"笑中刀"。
1.含笑的面容。
1.引人發笑的資料。
1.形容笑時嘴角向兩邊伸展的樣子。
1.亦作"笑戮"。
2.恥笑。
1.猶笑納。
1.猶笑納。
1.見"笑僯"。
1.譏笑辱罵。
1.謂對他人的譏刺置之不理﹐我行我素。
1.猶笑容﹐笑顏。
1.猶言笑瞇瞇。
1.猶言笑瞇瞇。
1.猶言笑瞇虎。
1.見"笑瞇虎"。
1.猶言笑瞇瞇。
1.亦作"笑迷虎"。
2.指裝出來的笑臉。
1.形容微笑時眼皮微合的樣子。
1.笑容。
2.指帶笑容的假面具。
1.比喻外貌和善而內心嚴厲兇狠的人。
1.猶言笑面虎。
1.形容含笑的樣子。
1.猶言笑悠悠。
1.笑貌。
也作哂納”。納接受。請對方收受贈禮的客套話些微薄禮,不成敬意,請笑納。
1.哄笑吵鬧。
2.取笑逗樂。
1.譏笑;嘲弄。
1.春秋時﹐晉使郄克至齊﹐齊頃公使宮中嬪婦隔帷觀看。郄克跛﹐登階﹐婦人笑于房。克怒﹐出而誓曰"所不此報﹐無能涉河。"后郄克以晉﹑魯﹑衛之師伐齊﹐大敗齊師于鞍。事見《左傳.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用以為典。
1.亦作"笑顰"。
2.謂歡笑或皺眉。
1.見"笑嚬"。
1.無機化合物。氣體﹐無色而微甜。人誤吸后﹐則笑不能止﹐故稱。
1.歡笑;笑樂。
1.譏笑;嘲諷。
1.謂欣賞﹑吟詠山水。
1.指笑時面部呈現的神情狀態。
臉上笑容好像能用雙手捧取。形容臉上充滿笑容笑容可掬地走進來|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1.亦作"笑融融"。
2.猶笑盈盈。
1.見"笑溶溶"。
1.猶散亂。
1.見"笑訕"。
1.亦作"笑姍"。
2.譏笑。
1.延續不斷。
1.猶放眼。
1.招聘,招募。
1.仰慕。
1.拖延擱置。
1.見"延髓"。
1.延長壽命。
2.猶迎年。謂祈禱以求豐年。
3.指西漢協律都尉李延年。
4.南朝宋文學家顏延之的字。
1.針灸的異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