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人工挖掘的水道或工事。
2.
名詞
像溝的東西。
3.
名詞
人工挖掘的水道;一般的水道。
4.
名詞
比喻差別和隔膜。
5.
名詞
(Gōu)姓。
1.
田間水道。
1.出自《周禮·考工記·匠人》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
2.
特指護城河。參見“溝池”。
1.出自《史記·齊太公世家》楚方城以為城,江漢以為溝。
3.
人工挖掘的戰(zhàn)壕。
1.出自《韓非子·說林下》將軍怒,將深溝高壘。
2.出自《游擊區(qū)也能夠進行生產》敵偽據點碉堡林立,溝墻公路如網。
4.
泛指與溝形類似之物。
1.出自《漢書·律歷志上》﹝汵綸﹞取竹之解谷
2.出自《聚星堂雪》詩糢糊檜頂獨多時,歷亂瓦溝裁一瞥。
3.出自《二馬》鼻子兩旁有兩條不淺的小溝,一直通到嘴犄角上。
5.
挖溝。
1.出自《管子·度地》地高則溝之,下則堤之,命之曰金城。
2.出自《左傳·僖公十九年》﹝梁伯﹞乃溝公宮,曰:“秦將襲我。”
3.出自《左傳·定公元年》孔子之為司寇也,溝而合諸墓。
6.
隔斷。
1.出自《左傳·定公元年》季孫使役如闞,公氏將溝焉。
2.出自《張心友詩序》詩不當以時代而論,宋元各有優(yōu)長,豈宜溝而出諸於外,若異域然。
7.
指山沖。
1.出自《蘄春語》今吾鄉(xiāng)謂兩山之間,狹長中容居人、田池,曰池;讀古侯切。地之以溝名者,甚多。
2.出自《石山柏》會上按著農戶住的幾條溝幾個嶺,分頭包干去動員。
8.
數目名。
1.出自《廣韻·上旨》千生萬,萬生億,億生兆,兆生京,京生秭,秭生垓,垓生壤,壤生溝。
2.出自《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中》古黃帝算法,總有二十三數,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壤、溝、澗、正、載。從萬已上,有三等數法,其下者十十變之,中者百百變之,上者倍倍變之。
9.
泛指一切通水道。
1.出自《莊子·庚桑楚》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為之制。
2.出自《魯靈光殿賦》玄醴騰涌於陰溝,甘露被宇而下臻。
3.出自《秦淮》詩祖龍驅群龍,疏此萬丈溝。
4.出自《神鬼人·神》你們那里想必仍舊是那波浪掀天的海洋,我這里卻如一溝死水。
1.唐柳宗元《封建論》"彼其初與萬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后因以"榛狉"形容未開化。
1.見"榛穢"。
1.泛指叢生的灌木。
1.草木叢生的幽僻之處。
1.榛子肉。
1.猶阻塞。
1.榛的果實。
1.山林,叢林。
草木叢雜。多形容荒涼景象林院榛蕪|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岡。
1.荒野。
1.指樹叢中繚繞的云霧。
1.叢生的惡草。
1.猶林蔭。
草木叢生的樣子草木榛榛。
1.泛指野生的灌木。形容道路阻絕難通。
1.叢木的根株。
1.榛樹的果實。
1.古代用石針治病◇借喻為糾謬;規(guī)諫。
1.猶言糾錯補缺。
1.水鳥名。
1.猶箴切。謂規(guī)戒。
1.勸戒賭博。
1.箴刺諷諫。
1.謂用針線縫繡巧飾。
1.指縫綴之事。箴﹐縫衣針;管﹐置針線之具。
1.古代婦女承姑奉盥﹐視為箴規(guī)。
1.勸戒規(guī)諫。
1.規(guī)勸教導。
1.規(guī)戒勸諫的話;規(guī)戒勸諫。
1.猶言教訓;榜樣。
1.規(guī)勸教導。
1.規(guī)勸儆戒。
1.規(guī)戒的言詞。亦謂規(guī)戒。
1.猶規(guī)戒。
1.規(guī)諫警戒。
1.猶針線。引申為補綴。
1.文體名。箴是規(guī)戒性的韻文;銘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兼用于規(guī)戒﹑褒贊。
2.泛指規(guī)戒之言。
1.喻微細。
1.規(guī)勸告誡;警戒責斥。
1.謂規(guī)戒過失。
1.石制的針。古代治病之具。亦指可用以制針的石頭。
1.謂箴規(guī)之言的講述與傳習。
1.猶言勸阻﹐規(guī)諫。有箴全御過之意。
1.箴戒;規(guī)訓。
1.規(guī)諫勸戒之言。
1.春秋楚官名。主規(guī)諫。
1.魚名。
1.即榛栗。
1.謂達到完備的程度。
1.奔趨;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