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父親,爸爸。
2.
名詞
家族或親戚中的長輩男子。
3.
名詞
(Fù)姓。
1.
父親。
1.出自《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2.出自《松柏篇》詩孝子撫墳號,父兮知來不?
3.出自《玄怪錄·郭元振》妾雖陋拙,父利鄉人之五百緡,潛以應選。
4.出自《戒庵老人漫筆·仙游祈壽》蒲田林守衷為父求夢于仙游九仙,以祈壽限。
5.出自《銀龍集·父子》更有人主張要即時把這殺父的畜類活埋。
2.
謂行為像個父親。
1.出自《易·家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
2.出自《論語·顏淵》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3.
謂作為父親對待。
1.出自《論衡·祭意》王者父事天,母事地,推人事父母之事,故亦有祭天地之祀。
2.出自《原道》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者,滅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
4.
對某一種大事業的創始者的尊稱。如: 國父;革命之父;氫彈之父。
5.
指萬物化生之本。參見“父母”。
1.出自《書·泰誓上》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
2.出自《鹖冠子·泰錄》味者,氣之父母也;精微者,天地之始也。
3.出自《淮南子·俶真訓》夫天之所覆,地之所載,六合所包,陰陽所呴,雨露所濡,道德所扶:此皆生一父母而閱一和也。
6.
上古天子對同姓諸侯或諸侯對同姓大夫的稱呼。
1.出自《書·文侯之命》王若曰:“父義和,丕顯文武,克慎明德。”
7.
對同姓中男性長輩的通稱。
1.出自《詩·小雅·伐木》既有肥羜,以速諸父。
2.出自《周書·蕭察傳》家兄無罪,累被攻圍。同氣之情,豈可坐觀成敗。七父若顧先恩,豈應若是!
8.
上古對官長的稱呼。
1.出自《書·酒誥》矧惟若疇,圻父薄違,農父若保。
2.出自《詩·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
9.
指與雛、崽有直接血緣關系的雄性禽獸。
1.出自《儀禮·喪服》禽獸知母而不知父。
2.出自《荀子·非相》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
10.
稱姻親中的長輩。如舅父、姨父等。
11.
宋時,羌、西夏等少數民族對漢族官長亦尊稱“父”。
1.出自《東染院使種君墓志銘》奴訛大驚曰:“我世居此山,漢官無敢至者,公了不疑我耶?”乃與族眾拜伏,??呼曰:“今而后,惟父所使。”自是屬羌咸信於君。
1.軍中用的鼙鼓。
1.清綠營兵編制的一種名稱。
1.兵卒。
1.兵器上沒有血。謂未交鋒就取得勝利。
1.指軍官。
2.指軍一級的指揮機關。
1.軍中的文書簿冊。
1.軍用的財貨。
軍事操練。
1.指軍隊的下級軍官。
1.軍中的解差。
1.充軍流放者留下的產業。
1.指軍隊的陣法或軍伍的行列。
1.唐代設兵戍守的城鎮。
1.源于梵語。澡罐或凈瓶。僧人游方時攜帶之,貯水以備飲用及凈手◇亦指形略扁,雙耳可穿繩,能掛在身上的陶瓷水瓶。
1.軍事要沖。
1.謂籌劃軍事。
1.指糧秣等軍需物資。
1.軍中的賞賜。
1.副將。
1.蔬菜名。
舊時軍人用的長刀。
1.軍隊的前導。
1.軍中的文書。
1.兵卒;士兵。
1.軍中戰友。
2.山名。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境。
1.軍中文書公牘。
1.軍隊編制的名額。
1.軍功。
①舊時擁有武裝部隊,割據一方,自成派系的人北洋~。②泛指控制政治的反動軍人。
1.謂按軍法處斷。
1.充軍的罪犯。
1.軍事防務。
國家用于軍事方面的經費。
1.配給每一軍人的衣食用品。
1.軍隊的作風。
1.軍隊的作風﹑紀律以及軍容等。
1.軍事報警的烽火。
1.先鋒。居軍前沖鋒挫敵。
2.軍中威勢。
1.兵符。古時調遣軍隊的符節憑證。
1.軍中府庫。亦用以囚禁俘虜。
2.將帥的府署。
1.軍中副將。
1.舊時以軍事需要征發的賦役。
軍用艦船專用的港口。通常有各種防御設施。
1.軍中唱的激勵士氣的歌。
2.由軍隊正式規定的代表本軍的歌曲。
1.猶兵甲。
1.軍中的給養。
戰功;武功~章。
1.戰鼓。
軍事管制的簡稱。
1.軍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