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彷彿”。
2.
依稀;不甚真切。
1.出自《搜神記》策既殺吉,每獨坐,彷佛見吉在左右。
2.出自《春渚紀聞·李媛步伍亭詩》?兄子碩,送客余杭步伍亭,就觀壁后,得淡墨書字數行,彷佛可辨,筆跡遒媚,如出女手。
3.出自《隱居通議·論語一》陳叔向受教于魏益之,未久大悟,而洪纖高下皆若彷髴有見者。
3.
謂大體相似。
1.出自《說苑·修文》圣主將祭,必潔齋精思,若親之在,方興未登,??憧憧,專一想親之容貌彷佛,此孝子之誠也。
2.出自《文心雕龍·哀吊》又卒章五言,頗似歌謠,亦彷佛乎漢武也。
3.出自《賓退錄》蘭亭石刻,惟定武者得其真……今東南諸刻無能彷佛者。
4.出自《水東日記·晦庵論易服色》近日之論,乃鑒其失,然猶未能彷佛古制也。
5.出自《說舞》歌舞的尾聲和第一折相彷佛。
4.
引申為大致情況。
1.出自《答上官長官》所居臨大江,望武昌諸山如咫尺。時復葉舟縱游其間,風雨云月,陰晴蚤暮,態狀千萬,恨無一語略寫其彷佛耳。
2.出自《聊齋志異·書癡》郎垂死,無一言。械其婢略能道其彷佛。
5.
猶模糊。指顏色不鮮明。
1.出自《楚辭·九辯》顏淫溢而將罷兮,柯彷佛而萎黃。
清末官員。滿洲正黃旗人。曾任直隸總督。1840年,英艦北犯大沽,要挾談判。他奉命與義律談判。旋任欽差大臣抵廣州,主張對英妥協◇被革職。1853年任欽差大臣,建立江北大營對抗太平軍◇病死。
1.謂珍奇而可玩賞。
1.美玉。
2.浮華;華麗。
3.奇特;珍奇。
1.高尚的行為。
1.奇異的珍寶。
1.仙草。
1.指華美的宮殿。
1.美玉。比喻珍貴之物。
1.亦作"琪華"。
2.仙境中玉樹之花。
3.指瑩潔如玉的花。
1.古人謂仙境中的花草。
2.指名貴的花草。
1.古人謂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1.仙境中玉樹之花。
1.見"琪花"。
1.玉佩。亦指玉佩相擊聲,比喻美妙的言辭。
1.仙境中的玉樹。
2.樹名。
3.比喻亭亭玉立的美人。
4.指枝條被雪覆蓋的樹。
1.幸福。
1.安詳貌,安泰無憂貌。
1.金龜子的幼蟲﹐長寸許﹐居于土中﹐以植物根莖等為食﹐為主要地下害蟲。
1.《詩.衛風.碩人》"領如蝤蠐。"后因以"蠐領"比喻美女的頭頸。
1.下棋賭輸贏。
1.如同棋盤上的棋子一樣繁密分布。
1.猶棋會。
1.即棋盤。特指圍棋盤。
2.下圍棋時的布局,亦喻政治形勢。
1.棋手。善弈棋者。
1.下棋的癖好。
1.棋手的品第;棋藝的等級。
2.指下棋時所表現的品行。
1.即棋盤。
1.猶棋客。
1.猶棋布。
1.即棋子。下棋用的棋具。
2.喻指棋子型的塊狀物或圖樣。
1.見"鬾華"。
1.亦作"鬾花"。
2.即茉莉花。
3.曼陀羅花。
1.山茱萸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山茱萸》。
1.指纓絡之類裝飾品。印度風俗,男女多取花朵相貫,以飾首或身。
1.花名。傳說為佛說法時,天雨之花﹐即曼陀羅,可為飾品。
2.借指佛。
1.美發。
1.即鬿雀。
1.古代食店外出兜售食品的小廝。
1.頭發散亂貌。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怪鳥,能食人。
1.亦作"旗牓"。
2.指標有名號的旗子與榜文。
1.見"旗榜"。
1.清制﹐發給新中式舉人﹑進士樹旗立匾于宅門的銀兩。
1.亦作"旗兵"。
2.八旗兵丁。
1.猶言星羅棋布。
1.旗與常。旗畫交龍﹐常畫日月﹐是王侯的旗幟。語本《周禮.春官.司常》"日月為常﹐交龍為旗……王建大常﹐諸侯建旗。"
2.借指王侯。
1.儀仗中有羽飾的旌旗。
1.見"旗艦"。
1.指旗籍。
1.飾以鳥羽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