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慰勞。
1.收購入倉。
1.亦作"廩粟"。
2.公家庫藏之糧。
3.特指公家供給官吏和在學生員的糧食。
4.謂食廩。
1.即鹿臺。相傳為商紂王自殺處。
1.指倉儲的糧食和庫存的金帛。
1.古代官名。掌管供宗廟祭祀的谷物和牲畜。
1.廩賜。
1.亦作"廩餼"。
2.舊指由公家供給的糧食之類的生活物資。
3.指科舉時代由公家發給在學生員的膳食津貼。
4.泛指薪給。
5.贈送給人糧食之類生活物資。
1.亦作"廩餉"。
2.糧餉。
1.謂國庫所儲之糧。
1.指在學生員向官府領取的折算成銀兩的膳食津貼。
1.糧倉。
1.廩膳生員與增廣生員的并稱。
1.開倉賑濟。
1.俸秩;俸祿。
1.指古代傳說中包藏嬰兒的巨竹。典出晉常璩《華陽國志.南中志》"有竹王者,興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濱,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間,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夷濮。"后因以"廩竹"泛指神異人物的出生處。
1.亦作"懔懔"。
2.危懼貌;戒慎貌。
3.嚴正貌。剛烈貌。
4.寒冷貌。
1.亦作"懔然"。
2.危懼貌;戒懼貌。
3.嚴正貌。
1.畏懼。
1.亦作"懔憂"。
2.憂懼。
1.威嚴貌。
2.寒冷貌。
1.嚴肅貌。
2.敬畏貌。
1.猶鄙吝。過分吝嗇。
1.困難之道。
1.愛惜顧念。
1.貪婪嫉妒。
1.遴柬。謂吝嗇。
1.吝嗇而驕傲。謂固執己見,盛氣凌人。語出《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劉寶楠正義"驕是自矜其才,[是靳己所有。"
1.猶言自己省吃。
1.猶吝嗇。
1.猶顧惜;顧念。
2.吝惜的神情,舍不得的表情。
3.指鄙俗的感情。語本《后漢書.黃憲傳》"時月之間,不見黃生,則鄙吝之萌復存乎心。"
1.為難的神色。
2.舍不得的神情。
1.見"吝嗇"。
劇本。法國莫里哀作于1668年。高利貸者阿巴公愛財如命,強迫女兒嫁給不要陪嫁的老頭子,又同兒子爭娶一個貧女◇兒女們在仆人賴富萊斯的幫助下,使他遭到可笑的失敗。
1.謂心胸狹窄,過分拘執于微末小事。
1.猶遴選。鹽。
1.吝嗇,不大方。
1.憂甚貌。
1.吝嗇顧惜。
1.顧惜,舍不得。
1.受人雇用。
1.受雇為人舂米。
1.謂借助于所聞所見。
1.租金。
1.租借。
1.租借。
1.租金。
1.租借。亦指租借的費用。
1.謂租用房屋居住。
1.出賣勞力。
1.雇傭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