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副詞
整,整數(shù)。
2.
動詞
為準備賣出而成批地買進。
1.
整批;整數(shù)。
1.出自《紅樓夢》王太醫(yī)和張?zhí)t(yī)每常來了,也并沒個給錢的,不過每年四節(jié),一大躉兒送禮;那是一定的年例。
2.出自《困獸記》你把數(shù)目記清楚吧,我們將來還你躉的!還可以敷點利息。
2.
囤積;整批買進,準備出賣。
1.出自《里語征實》貴時卸丟,賤時躉發(fā),販默譜底。
2.出自《新兒女英雄傳》黑老蔡隨口答:“倒個小買賣——躉點魚去。”
3.出自《秦川兒女》玉剛也挎?zhèn)€竹籃子,躉點洋糖、紙煙、芝麻滾、落花生。
4.出自《喬廠長后傳》她硬著頭皮在聽,心里卻很不以為然,認為喬光樸年初到國外轉(zhuǎn)了一圈,就來賣弄那點躉回來的洋貨。
3.
重量單位。
1.出自《夷氛聞記》每千六百八斤為一躉。
1.謂背離憎恨。
1.猶離間。
1.分開堅和白。公孫龍學派的著名辯論題﹐與《墨經(jīng)》的"盈堅白"相對立。名家認為﹐一塊石頭放在面前﹐"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由此斷言﹐石頭的堅和白兩種屬性是互相分離的。
1.先秦"離堅白"和"合異同"兩大哲學命題的并稱。比喻善辯﹑詭辯。語出《魯連子》﹕"齊辯士田巴﹐服徂丘﹐議稷下﹐毀五帝﹐罪三王﹐服五霸﹐離堅白﹐合同異﹐一日服千人。"
從中挑撥使不團結(jié)、不和睦挑撥~。
1.借指離人的思緒或離別的情懷。
1.即行都﹐行在。
1.猶言離經(jīng)辨志。
2.脫離正軌。
1.分析經(jīng)籍義理﹐讀斷文句﹐辨別學習之意向。
1.分析經(jīng)籍義理﹐讀斷文句。
原指不遵循經(jīng)書所說的道理,背離儒家的道統(tǒng)。現(xiàn)多比喻背離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或傳統(tǒng)。
1.謂思想﹑言行背離儒家經(jīng)典和規(guī)范。
2.指背離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和行為規(guī)范。
1.即離旗。
1.離別時飲的酒。
1.遭遇災難。
1.離開居處﹐流離失所。語出《書.盤庚下》﹕"今我民用蕩析離居﹐罔有定極。"孔穎達疏﹕"播蕩分析﹐離其居宅﹐無安定之極。"
2.散處﹔分居。
3.猶離房﹐別室。
4.猶放棄﹑停止。
5.指隱居者。
1.開始獨立生活的馬駒。
1.遠離自己的部屬﹔離開職守。
1.分崩離析﹔渙散。
2.阻止﹐挫敗。
1.距離。
1.分和合﹐聚和散。
1.亦作"離決"。
2.猶分離。
1.猶訣別。
1.亦作"?玦"。
2.雕有螭形的玉玦。離﹐通"螭"。
1.分離斷絕﹔離開。
2.猶懸殊。
跟人、物或地方分開離得開ㄧ離不開ㄧ魚~了水就不能活ㄧ他已經(jīng)~北京了。
1.指離人乘的馬匹。珂﹐馬勒飾品。唐杜甫《春宿左省》詩有"因風想玉珂"句﹐后因以借指馬。
1.離家外出的人。
1.佛教語。脫離苦難。
1.丈夫離家﹐婦人獨處。
2.形容孤獨。
1.猶闊別。
1.謂彼此不相合﹐乖戾。
1.濃密挺拔貌。
1.方言。目光呆滯。
1.方言。猶稀稀拉拉。
1.方言。猶言清爽舒服。
1.草木茂盛郁勃貌。
1.曲的和聲。
1.并立。
2.像鳳一樣地站立。
1.相背﹐乖違。
1.羅列。
1.流離﹐因災荒戰(zhàn)亂流轉(zhuǎn)離散。
1.雕鏤交錯分明貌。
2.謂刻意修飾。
3.猶糾纏。
4.傳說中的視力特強的人。
5.藥草名。即?茹。用作腐蝕藥﹐又為芥癬頑瘡藥。
1.亦作"離摟"。
2.眾木交加之貌。
1.見"離樓"。
2.猶糾纏。
1.比喻分離的配偶。
2.琴曲《雙鳳離鸞》的簡稱。
1.比喻分離的配偶。
1.見"離鸞別鳳"。
1.見"離鸞別鳳"。
1.山神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