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細的磨刀石。
2.
動詞
磨礪。
1.
質地較細的磨刀石。
1.出自《書·禹貢》礪砥砮丹。
2.出自《淮南子·修務訓》劍待砥而后能利。
3.出自《水龍吟》詞幸自清江如砥,指黃壚、流鶯聲細。
4.出自《繡襦記·策射頭名》舍己從人納諫辭,言路平如砥。
5.出自《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正月十二日》峻宇凌霄,大道如砥,喬木周列,行人不嘩。
2.
磨。
1.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下》援礪砥刀,利猶干將也。
2.出自《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今天下鍛甲砥劍,撟箭累弦,轉輸運糧,未見休時,此天下之所共憂也
3.出自《四子講德論》故美玉蘊于珷玞,凡人視之怢焉,良工砥之,然后知其和寶也。
4.出自《為安豐王延明讓國子祭酒表》臣聞寶劍未砥,猶乏切玉之功。
5.出自《嘯亭雜錄·袁子才〈江賦〉》先生砥墨濡毫,筆不加點,凡奇誕字盡加水旁,須臾而就。
3.
磨練;修養。參見“砥節”、“砥礪”。
1.出自《晉書·阮種傳》賢臣之于主,進則忠國愛人,退則砥節潔志。
2.出自《舊唐書·韋安石傳》故為善者雖存不貴仕,而沒有余名,此賢達所以砥節也。
3.出自《獨醒雜志》懦夫每生,名不稱于沒世;烈士砥節,死有重于泰山。
4.出自《資治通鑒·漢成帝河平二年》﹝王尊﹞修身潔己,砥節首公。
5.出自《太傅文恪公傳》蓋公入朝至是三十年,砥節履方,不少骫骳。
6.出自《廿二史札記》朝政肅,則刑余為吏亦能砥節奉公;朝政弛,則士大夫亦多貪縱。
4.
平均。
1.出自《國語·魯語下》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遠邇。
5.
平直;平坦。引申為公平。參見“砥平”、“砥直”。
1.出自《魏都賦》長庭砥平,鐘簴夾陳。
2.出自《賦得行不由徑》欲速意何成,康莊欲砥平。
3.出自《館娃宮賦》半紫崖而砥平,訪館娃之故宮。
4.出自《郁離子·九難》廣庭砥平,翼以飛樓。
5.出自《登太行絕頂》詩絕頂竟砥平,萬馬屯崇墉。
6.
平安;安定。參見“砥平”、“砥屬”。
1.出自《史記·五帝本紀》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2.出自《英德殿上梁文》華夏歸仁而砥屬,蠻夷馳義以駿奔。
7.
阻擋;阻滯。參見“砥墆”
1.出自《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二》又數丈,有石砥中流。
2.出自《感遇》詩片石誰能砥亂流,冠裳無計且依劉。
1.亦作"買傭"。
2.雇用工人。
1.博取名譽。
1.買進賣出。
1.買到月亮。極言其富。
1.見"買帳"。
1.亦作"買棹"。
2.雇船。
1.謂行賄賂以獲取勝訴。
1.雇船。
1.語本《史記.平準書》"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裴髎集解引如淳曰"《漢儀注》王子為侯,侯歲以戶口酎黃金于漢廟,皇帝臨受獻金以助祭。大祀日飲酎,飲酎受金。金少不如斤兩,色惡,王削縣,侯免國。"后用"買酎"指地方對中央獻納錢財。
1.典出《后漢書.周燮黃憲等傳序》"﹝閔仲叔﹞客居安邑,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屠者或不肯與。"后因以"買豬肝"為生活貧困窘迫之典。
1.見"買囑"。
1.亦作"買屬"。
2.謂給人錢財,請托辦事。
1.猶買通。
1.用錢買來的兒子。
1.因接受賄賂而徇私縱放。
1.買零食。
美國城市。人口373萬(1984年)。為美國本土冬季最暖城市,一月平均溫度195℃。有公園三百多個,海濱浴場長達20余千米。有大型國際機場和客運海港。對岸有堤道相連的邁阿密灘是世界著名旅游勝地。
1.舉腳向前走;跨出步子。
1.超逸。
1.超逸曠達。
1.[法mètre]公制長度單位米的舊譯。
1.語出《書.大禹謨》"皋陶邁種德。"謂勉力樹德。
1.超出眾人之上。
1.超越古代。
2.勉力學古。
1.謂超越古今。
1.亦作"邁跡"。
2.開創事業之意。
3.邁行;遠行。
4.追蹤;追隨。
1.卓越的功績。
1.謂豪放敏捷。
1.大踏步地前進。
1.暮年;老境。
1.猶超絕。
1.豪邁峻拔。
1.向前跨出。
2.掉轉。
1.超過一般人。
1.輕慢貌。
2.往逝貌。
1.豪邁之氣。
1.過人,超過常人。
1.勉力實行仁政。
1.超拔;不同一般。
1.超越世俗。
1.高年;長壽。
1.超逸俊爽。
1.超脫世俗。
1.超脫凡俗。
2.謂時光流逝。
3.謂一直向前。
1.超逸秀拔。
1.謂功勛超群。
1.卓越;與眾不同。
1.超脫。
1.超越;超過。
1.猶謾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