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踩,踐踏。腳向下用力。
2.
動詞
穿(鞋、褲子等)。
3.
動詞
〈口〉(北方官話)決裂;一方把另一方拋棄。
4.
同“登”。
1.
升;由低向高攀登。
1.出自《八瓊室金石補正·唐劉孝光造像記》俱免蓋纏,同蹬正覺。
2.出自《南柯記·轉情》呀,蹬上了天壇月正圓。
3.出自《木棉花》可是我抓住鐵欄了,蹬上梯級了。
2.
登記,記載。
1.出自《隸釋·漢稿長蔡湛頌》三載勛最,功蹬王府。
3.
腿和腳向腳底的方向用力。
1.出自《西游記》蹬弩開弓那威勢,一箭箭往前射。
2.出自《水滸傳》〔張順〕便把竹篙望岸邊一點,雙腳一蹬,那只漁船,一似狂風飄敗葉,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
3.出自《西游記》唿喇一聲,蹬倒八卦爐,往外就走。
4.出自《茶館》我決定改行,去蹬三輪兒!
4.
拋棄;丟棄。
1.出自《南牢記》一則趁趕些錢鈔,二則將幾句動情的言語調戲他,教他好歹蹬了劉墜兒,養上我。
2.出自《收獲》我就是為了來塔里木,對象給蹬了。
5.
踏;踩。
1.出自《紅樓夢》只見鳳姐兒在門前站著,蹬著門檻子,拿耳挖子剔牙,看著十來個小廝們挪花盆呢。
2.出自《祖父的故事·恐怖》接著,別的人也都把腳從木盆里提出來,蹬在長凳上面,用毛巾揩擦起來。
6.
穿。
1.出自《老殘游記》蹬了一雙絨鞋,已經被雪泥漫了幫子了。
2.出自《文明小史》頭上戴頂外國帽子,腳下蹬一雙皮靴。
3.出自《種谷記》他披上袷襖坐了一會,讓自己清醒了一下,才開始蹬上褲子。
4.出自《百花山》忽然有個戰士蹬上鞋跳起來,叫了我一聲,我一看正是梁振江。
7.
方言。鞋后跟。
1.出自《死水微瀾》關于女人腳上的,只有少數的紙花樣,零剪鞋面,高蹬木底。
8.
蹾。重重地往下放。
1.出自《糊涂世界》堂倌也怒道:“客人放尊重些!”立刻把水壺往桌上一蹬。
9.
用同“蹲”。呆;停留。
1.出自《牡丹亭·鬧宴》且在這班房里蹬著,打想一篇,正是有備無患。
10.
用同“蹲”。屈兩膝如坐,臀部不著地。
1.出自《市聲》大利見樹旁許多扁葉子的青草,不辭辛苦,一把擄起衣服,蹬在那里,一棵棵的拔它出來。
2.出自《冷眼觀》忽見遠遠的有幾團黑影子,圍著五六個半明半滅破舊了連字都不完全的燈籠,蹬在那墻根底下。
3.出自《初戀》他蹬在地上,將半個頭伸進在一叢綠葉的中間。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