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凳”。
2.
沒有靠背的、供人坐的家具。如:方凳、板凳。
1.出自《永樂大典》曹耘季本……嘗夢到大宮室,入自西廂,迤邐過東北角……旁有一櫈,欲就坐少憩,神搖手止之曰:“不可。”知為祠廟,亟從東趨出。
2.出自《宛署雜記·經費下》大鐵鍋二十八口,水缸二十四口,案板二十四塊板,櫈五十條。
3.出自《直語補證》櫈,幾也。郭忠恕佩觿已載此字。廣韻載凳字,注:“床凳?!?/p>
1.博覽。
1.協和,和睦。
1.亦作"洽歡"。
2.和睦歡悅。
1.謂協和安定,天下太平。
1.普及,遍及。
1.密集貌。
1.同慶。
1.學識淵博的人。
1.滋潤。
1.潤澤。
1.顏色調和。
1.接洽商談。
1.猶和樂。
1.知識豐富。
1.博通審悉。孰,通"熟"。
1.親近熟悉。
1.接洽商談。
1.普遍。
2.通達;貫通。
1.協和統一。
1.多聞博識。
1.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1.謂與事切合而詳盡。
1.協和興盛;和樂喜悅。
1.合意,中意。
1.應和。
1.猶摯友。
1.稱心如意。
1.和睦歡樂。
1.謂遠近聞名。
1.合奏。
1.謂和樂富裕。
1.合作。
1.同"千兒八百"。
1.清代對武官千總﹑把總的并稱。
2.一千左右。
1.極言其多。
1.極言變化之多。
1.形容變化繁多,情狀不一。
1.猶千軍萬馬。
1.形容衣服很破,補了又補。
1.長廊。
2.明代朝廷貯存奏章底本的地方。
1.香草名。
1.形容豐年儲糧之多。語出《詩.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
1.匈奴中管理一千戶人家的官。
1.形容車馬之盛。
1.極言其深﹑高﹑長。
1.許許多多憂愁和思緒。
1.謂破敗不堪或弊病很多。
1.見"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1.千年。形容歲月長久。
2.壽辰。
1.千年的大椿。借指年壽久長。語出《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歳為春,八千歲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