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咨”。
1.
同“咨”。
2.
商議;征詢。
1.出自《國語·晉語四》及其即位也,詢于八虞而諮于二虢。
2.出自《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密以諮彧。
3.出自《送鄭尚書序》有大事,諮而后行。
4.出自《〈張弘勛詩集〉序》諮之于友,一朝而豁。
3.
唐宋學士院向三省申報文書。參見“諮報”。
1.出自《轉調二郎神》詞罷草河西、淮南詔,沒一字、諮尚書省,已交侶樵漁,免教人道,彌封官省。
4.
通“資”。蓄。
1.出自《新安寺釋玄遠法師誄》外稟哽識,內諮慟魂。
5.
通“資”。給。參見“諮酒”。
1.出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是行也,百城故老,望塵而雅拜;四鎮酋渠,連營而諮酒。
1.猶窮光蛋。
1.深戶。指家門。
1.指使人窮困的鬼。六朝以來風俗﹐民間多于農歷正月某日作詩文祭送之﹐謂之送窮。
2.詈詞。罵人貧窮。
1.猶盡日。
1.猶敝國。
2.貧窮之國。
1.僻遠的海邊。亦指大海。
1.貧寒的男子。
2.泛指窮苦人。
1.簡陋的里門。亦借以謙稱自己的門庭。
1.上天。窮﹐通"穹"。
1.詳細核驗。
1.枯竭;干涸。
1.猶窮達。
1.迷惘貌。
1.窘急之虎。
1.困苦饑荒。
2.絕塞;邊荒之地。
1.極遠的邊塞。
1.窘困怨憤。
1.極禍﹐大亂子。
1.謂文章短小而內容單薄。
2.盡頭。
1.客中貧困的處境。
1.窮盡;極盡。
2.猶追究。
1.謂極端困厄﹐毫無希望。
2.極為煩悶而無所事事。
1.窮困急迫。亦指窮困之人。
1.極端悲痛。常指父喪。
1.貧困瘦弱。
1.《禮記.月令》"﹝季冬之月﹞日窮于次﹐月窮于紀﹐星回于天﹐數將幾終﹐歲且更始。"鄭玄注"言日月星辰運行于此月﹐皆周匝于故處也。次﹐舍也。紀﹐會也。"后因以"窮紀"為農歷十二月的代稱。
2.全部記載。
1.小技;末技。
1.盡頭;邊際。
1.謂在家手頭拮據尚無妨﹐出外宜多備盤纏﹐免遭困難。
1.貧賤人家子弟。
1.見"窮奸極惡"。
1.貧乏。
1.貧窮困頓。
1.貧窮卑賤。
1.詳察。
1.患難之交。
2.指貧賤之交。
1.荒僻的郊野。
1.荒遠的邊境。
1.喻老年。
2.季冬。
1.追問;深究。
1.竭盡;用盡。
2.窮困貧乏。
1.荒僻地方的渡口。比喻不受賞識的處境。
1.猶懶勁。
1.謂極力鉆研經籍。
1.竭盡精力。
1.枯井。
1.猶盡日。
1.小路。
1.徹底追究。
2.深入研究。
3.盡。
1.窮困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