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即宮刑。古時割去男子的生殖器,作為懲罰。
2.
動詞
擊。
1.
敲打,槌擊。
1.出自《詩·小雅·斯干》約之閣閣,椓之橐橐。
2.出自《長楊賦》椓巀嶭而為弋,紆南山以為罝。
3.出自《博物志》南海有鱷魚,狀似鼉,斬其頭而干之,椓去其齒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
4.出自《觀打魚戲為鸕鶿歌》野人椓網(wǎng)橫覆車,觰沙兩翮不得舒。
2.
毀壞;傷害。
1.出自《詩·小雅·正月》民今之無祿,天夭是椓。
2.出自《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憶館中故事》天不椓斯文,俱來集臺省。
3.出自《遼史·天祚帝紀(jì)贊》降臻天祚,既丁末運,又觖人望,崇信奸回,自椓國本,群下離心。
4.出自《清朝野史大觀·清朝藝苑·湯海秋戲服大黃斃命》一呷之藥,椓我天民。
3.
攻訐,告發(fā)。
1.出自《左傳·哀公十七年》衛(wèi)侯辭以難,大子又使椓之。
2.出自《〈艾如張〉〈董逃歌〉序》或椓之張之洞,之洞使錢恂問故。
4.
宮刑。
1.出自《書·呂刑》殺戮無辜,爰始淫為劓、刵、椓、黥。
2.出自《續(xù)新齊諧·麒麟喊冤》〔戴圣〕言椓是椓婦人之陰,此是《景十三王傳》中之事,三代無此慘刑。
5.
閹人。
1.出自《詩·大雅·召旻》天降罪罟,蟊賊內(nèi)訌。昏椓靡共。
1.亦作"褒答"。
2.嘉獎報答。
1.亦作"褒大"。
2.謂稱揚而使之光大。
3.寬大。
1.亦作"褒彈"。亦作"褒談"。
2.批評,指摘;非議。
3.缺點;毛病。
1.亦作"褒德"。
2.頌揚德行。
1.漢卓茂的爵號。
1.亦作"褒鄂"。
2.唐褒國公﹑鄂國公的并稱。唐初功臣段志玄封號褒國公,尉遲恭封號鄂國公。
1.亦作"褒封"。
2.褒獎封賞。
1.獎掖汲引。
1.亦作"褒功"。
2.稱揚功勞。
1.猶褒大。
1.亦作"褒袞"。
2.古時天子賜袞給諸侯以為榮寵。因用以比喻優(yōu)厚的獎勵。
1.亦作"褒后"。
2.即褒姒。
1.褒重優(yōu)待。
1.謂以褒獎來教化人。
1.亦作"褒諱"。
2.揚善隱惡。
1.亦作"褒譏"。
2.贊揚或批評。
1.亦作"襧績"。
2.嘉獎功績。
1.亦作"褒加"。
2.嘉獎進(jìn)秩。
1.亦作"褒嘉"。
2.猶褒獎。
1.亦作"褒薦"。
2.猶褒引。
1.亦作"褒奬"。
2.表揚獎勵。亦專指贊揚。
1.獎許推重。
1.褒獎進(jìn)用。
1.亦作"褒旌"。
2.猶褒表。
1.褒獎薦舉。
1.亦作"褒賚"。
2.猶褒賞。
1.亦作"褒萬"。
2.猶褒勉。
1.褒獎勉勵。
1.猶褒重。
1.亦作"褒録"。
2.獎進(jìn)錄用。
3.猶褒述。
1.亦作"褒美"。
2.嘉獎贊美。
1.亦作"褒勉"。
2.嘉獎勉勵。
1.亦作"褒明"。
2.衣名。長襦,也稱為袍。古人家居時的服裝。
1.亦作"褒命"。
2.褒賜的命令。
1.褒重敦睦。
1.亦作"褒納"。
2.贊賞收納,嘉許采納。
1.亦作"褒女"。
2.褒姒。
1.亦作"褒遷"。
2.褒獎升遷。
1.亦作"褒勸"。
2.獎勵勸勉。
1.亦作"褒榮"。
2.旌表并給予榮譽(yù)。
1.亦作"褒善"。
2.褒揚善良。
1.亦作"褒賞"。
2.嘉獎,賞賜。
3.稱贊賞識。
1.亦作"褒升"。亦作"褒升"。
2.褒獎進(jìn)升。
1.亦作"褒圣侯"。
2.唐武德九年封贈孔子后代的爵號。
1.亦作"褒飾"。
2.猶夸美。
1.獎賞。
1.亦作"褒述"。
2.謂記述其功德予以表彰。
1.漢王褒﹑東方朔的并稱。
1.亦作"褒姒"。
2.周時褒國女子,姒姓。周幽王伐褒,褒侯進(jìn)褒姒,為幽王所寵幸。性不好笑。幽王悅之萬方不得。乃舉烽火以召諸侯,諸侯急至,而無外敵入寇事,褒姒大笑。幽王遂數(shù)舉烽火,以博褒姒之笑◇申侯與犬戎攻周,幽王又舉烽火,諸侯以為戲,不至,幽王被殺。
1.亦作"褒頌"。
2.贊美,稱頌。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