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褒諱"。
2.揚善隱惡。
1.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1.見"嫁狗隨狗"。
1.比喻女子出嫁后,不管丈夫如何,都要隨從一輩子。
1.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1.陪嫁的財物。
1.假借名義。
1.父亡母再嫁者之稱。宋朱熹《家禮.喪禮齊衰杖期》有子為嫁母服制。
1.見"嫁娶"。
1.亦作"嫁取"。
2.謂嫁女與娶婦。
3.泛指男女成婚。
1.謂出嫁女子唯夫是從。
1.謂男女夭亡后,生者為之議婚,嫁女而合葬之。
2.指為受聘后夭亡的女子行嫁禮和合葬。
1.謂嫁女與送終。
1.出嫁時的衣裳。
1.出嫁時的衣裳。
1.轉移怨恨于人。
1.用斧背在棗樹基部或分枝處環周捶打,使枝干韌皮受損,阻止其地上部分養分向下輸送,以促進其開花,提高座果率。
1.謂嫁女之戶主。
女子出嫁時,從娘家帶到丈夫家去的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也作嫁裝。
1.亦作"嫁妝"。亦作"嫁妝"。
2.陪嫁的財物。
1.見"嫁資"。
1.亦作"嫁貲"。
2.女子出嫁時,娘家陪嫁的財物。
1.嫁女兒。
2.稱女兒。
1.轉移罪責。
1.農具。
1.猶稼穡。
1.猶言農事勞苦。語出《書.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
1.農田耕種的事務。
一作《稼軒詞》。詞集。南宋辛棄疾(號稼軒)作。十二卷。今人鄧廣銘有《稼軒詞編年箋注》,收詞六百二十六首,最為詳備。
1.謂修封疆﹑開溝洫﹑教民種植五谷等事。
1.《易.賁》"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孔穎達疏"唯用束帛招聘丘園,以儉約待賢。"后因以"戔帛"指敦聘賢者的禮物。
1.細小繁瑣。
1.亦作"奸暴"。
2.奸惡橫暴。
3.指奸惡橫暴的人或勢力。
1.謂詐偽邪惡的根源。
1.亦作"奸敝"。
2.見"奸弊"。
1.謂進讒。
1.亦作"奸弊"。亦作"奸敝"。
2.詭詐舞弊;欺詐蒙騙。
1.亦作"奸便"。
2.奸計。
1.亦作"奸不廝瞞,俏不廝欺"。
2.見"奸不廝欺,俏不廝瞞"。
1.亦作"奸不廝欺,俏不廝瞞"。亦作"奸不廝瞞,俏不廝欺"。
2.猶言真人面前不說假話。
1.亦作"奸讒"。
2.讒言。
3.進讒言的奸臣。
1.奸邪諂媚。
1.指奸邪兇狂的人。
指殘害忠良或陰謀篡奪帝位的大臣。
1.猶奸心。
1.亦作"奸黨"。
2.壞人集團;壞人的同伙。
1.亦作"姧盜"。亦作"奸盜"。
2.指為非作歹﹑劫盜財物。
3.奸人盜賊。
1.奸邪不正之道。
1.亦作"奸刁"。
2.狡詐。
1.猶間諜。為敵方刺探情況的人。
1.亦作"奸毒"。
2.謂奸險害人的行為。
3.奸詐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