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代詞
指較近的人或事物(跟“那”相對)。
2.
代詞
指眼下,這時、此刻、現在。
3.
代詞
代替距離較近的人或事物。①復指前文,兼有承接作用。②單獨充當句子成分。
4.
代詞
跟“那”對舉,表示眾多事物,不確指某人或某事物。
5.
名詞
(Zhè)姓。
1.
代詞。指示或代替比較近的人、事物或處所。
1.出自《商山路驛桐樹昔與微之前后題名處》詩笑問中庭老桐樹,這回歸去免來無?
2.出自《聲聲慢》詞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3.出自《奈何天·慮婚》天生我這副面貌,不但粗蠢,又且怪異。
4.出自《文心》這種人簡直不懂得作文是怎么一回事,只當它是無謂的游戲。
5.出自《洛陽橋上》家離這不遠,一會工夫就能到家的。
2.
曲中襯字。
1.出自《謝天香》待道是顛狂睡囈,兀的不青天這白日。
2.出自《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四別·敘別》曲從來別恨曾經慣,都不似這今番。
3.出自《凍蘇秦》他是個祗候人的所為,可有那孟嘗君的這度量。
4.出自《詩詞曲語辭匯釋》這,語句中間之襯字,與作指示詞者異。
3.
助詞。表示語塞。
1.出自《兵變》這這這這!你的膽子怎么比粟米還小?
4.
代詞。猶這么,這樣。有加強語氣的作用。
1.出自《從文自傳·我的家庭》由于爸爸的愛好,家中一點較值錢的寶貨常放在他身邊,這一來,便完全失掉了。
2.出自《胡琴的風波》你怎么這大的膽啦?
3.出自楚劇《葛麻》你老人家穿得這好,你看他穿得這壞,要是來個把客人也觀之不雅。
5.
代詞。指現在。有加強語氣的作用。
1.出自《月牙兒》我打扮得簡直不像個人,這才招得動那不文明的人。
2.出自《人民文學》您別生氣,我這就給您拿清涼油來。
3.出自《鐘山》他們評獎,早已分配了名額,排定了座次,卻叫我替他們出面,簽字生效,我這才逃到蓮房村來。
6.
代詞。猶這個。表示訓斥或夸張。
1.出自《西游記》你這猴頭,忒不通變。
2.出自《登記》這閨女!幾時把我的羅漢錢偷到手?
3.出自《笨人王老大》那是你的干糧,這人!
4.出自《傳統相聲集·打油詩》到第二天早晨一瞧,活該,人不留人天留人,下了雨啦!老三這高興啊。
1.走訪親友時所帶的禮物。
1.指新婚日所懷的身孕。
1.舊時待客禮節,客人進門先敬以一杯酒。
1.謂振奮而威嚴。
1.猶進見。
1.特指將薦用或晉謁人員的姓名稟報皇帝。
1.進獻謀略。
1.猶引進。
2.宋時稱交納錢糧買取官爵。
1.提出詰問辯駁。
1.推薦賢能之士。
1.謂準備向某處進軍。
2.猶奏呈。謂大臣奏呈事項,作為擬議,以備采用。
1.謂河工修筑堤壩合龍的一種辦法。又稱進占。
1.猶言追蹤進擊。
1.古代的一種風俗。迎神以驅逐疫鬼。
1.猶入流。謂九品外的官員進入品秩。
1.向前迫近。
1.猶攻破。
1.猶前進,向前。
1.收入銀錢。
2.向上進獻銀錢。
1.謂敵軍侵入境內。
1.猶追求。
1.猶進逼。
1.亦作"進趣"。亦作"進趍"。
2.舉動;行動。
3.努力向上;立志有所作為。
4.追求;求取。
5.進攻;攻取。
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為~心ㄧ人要有~的精神。
從外面到里面去你~看看,我在門口等著你ㄧ我有票,進得去;他沒票,進不去。
1.猶勸說。
1.擴展地域。
1.見"進讓"。
1.亦作"進攘"。進取與謙讓。
2.謂向上表示謙讓。
1.進攻騷擾。
1.舉薦任用。
1.快步向前致禮。
1.進往,到某地去。
1.朝前清掃道路。
1.進呈善言。
2.進舉賢善之人。
1.見"進善懲奸"。
1.進用善良,懲治奸惡。
1.亦作"進膳"。
2.奉上食物。
3.猶進食。
1.猶敬酒。
1.謂人心因推進而高舉向上。
2.猶上進。
3.提高;發展。
4.進獻。
1.進入獵場。
1.猶入贅。
2.黎族民間舊俗,謂未正式成親前,婿至翁家與未婚妻試親。
1.即贅婿。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釋諺.進舍女壻》"《越諺》'舍,沙去聲。《小繁露》"今人稱贅婿曰入舍女婿。"亦有所本。《夷堅志》"隗伯山"條云"饒州市隗干三名伯者,淳熙初年蟦州門里王小三家,作入舍女婿。"'案,越以入舍為進舍,字稍不同,即《公羊傳》注所謂就婿也。就婿即贅婿。"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釋稱謂》"﹝入舍女婿﹞今舟山方言稱贅婿為'進舍女婿',亦可印證。"亦作"進門女婿"。
1.具辦。
1.猶言登山涉水。指出游。
1.提高社會地位;入仕做官。
2.猶進深。
院子、房間等的深度院子的~有多少?
1.亦作"進升"。
2.指提高職位。
1.猶進軍。
1.猶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