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告知。
1.出自《書·微子》商其淪喪,我罔為臣仆。詔王子出迪。
2.出自《禮記·曲禮下》去國三世,爵祿有列於朝,出入有詔于國。若兄弟宗族猶存,則反告於宗后。
3.出自《挽故相國尚書令忠獻公》太常難紀績,天語詔豐碑。
4.出自《董子〈春秋發微〉序》今分七卷,臚列其目於前,以詔來學。
2.
教導;告誡。
1.出自《管子·小稱》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曰:“仲父之病病矣,若不可諱,而不起此病也,仲父亦將何以詔寡人。”
2.出自《柳州羅池廟碑》子嚴父詔,婦順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條法。
3.出自《精衛石》并且重男輕女的風俗,男尊女卑的訓語,數千年,父傳子,兄詔弟,已成一種牢不可破的例規。
3.
皇帝下達命令。
1.出自《〈淮南子注〉敘》孝文皇帝甚重之,詔使為《離騷》賦。
2.出自《新唐書·魏徵傳》帝痛自咎,即詔停冊。
3.出自《讀通鑒論·齊武帝三》拓跋氏之禁讖緯凡再矣,至太和九年詔焚之。
4.
引申為被皇帝任命。
1.出自《讓同平章事表》臣聞以德詔官,以勞定賞。
5.
言。
1.出自《莊子·人間世》若唯無詔,王公必將乘人而斗其捷。
6.
詔書。
1.出自《漢書·董仲舒傳》陛下發德音,下明詔,求天命與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
2.出自《送陸歙州詩》序我作此詩,歌于逵道,無疾其驅,天子有詔。
3.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看他百姓遮留時,出詔示之曰:“我不得擅留。”可見得他自有必不能留的道理。
4.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命為“制”,令為“詔”。
7.
輔助。
1.出自《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群臣。
8.
征召;召集。
1.出自《后漢書·馮衍傳下》詔伊尹於亳郊兮,享呂望於酆洲。
2.出自《西游記》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詔老孫有何升賞?”
3.出自《紫釵記·曉窗圓夢》何人詔此金錢會,喜鵲烏鴉總未知。
9.
引申為招致,導致。參見“詔期”。
1.出自《呂氏春秋·重己》夫死殃殘亡非自至也,惑詔之也。
10.
文體名。
1.出自《〈文選〉序》詔誥教令之流,表奏箋記之列……篇辭引序,碑碣志狀,眾制鋒起,源流間出。
2.出自《顏氏家訓·文章》夫文章者,原出五經:詔命策檄,生於《書》者也。
3.出自《金史·選舉志一》宏詞科試詔、誥、章、表、露布、檄書,則皆用四六。
11.
古代少數民族首領的稱號。
1.出自《晉書·桓玄傳》玄左右稱玄為“桓詔”,桓胤諫曰:“詔者,施於辭令,不以為稱也。漢魏之主皆無此言,唯聞北虜以苻堅為“苻詔”耳。愿陛下稽古帝則,令萬世可法。”
2.出自《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夷語王為“詔”。
1.謂貪功。
1.貪污的官吏。
1.貪求利益。
2.貪圖。
1.猶貪利。
2.貪婪暴戾。
1.十分留戀。
1.貪婪卑劣。
1.同"貪吝"。
1.貪婪吝嗇。
1.同"貪吝"。
1.見"貪陵"。
1.亦作"貪凌"。
2.貪婪侵奪。
1.指貪泉。
1.貪婪鄙陋。
1.貪圖財賄。
1.貪戀祿位。
1.急于趕路。
1.謂不知足。
1.貪婪傲慢。
1.貪得;貪圖財利。
2.指貪圖財利的人。
1.貪墨昏庸。
1.指貪利嫉妒。
1.謂貪婪。
1.貪財昧利。
1.貪戀,迷戀。
1.貪婪的人。
1.貪圖聲名。
1.貪生。
1.貪婪悖謬。繆,通"謬"。
1.貪污。語本《左傳.昭公十四年》"貪以敗官為墨。"杜預注"墨,不絜之稱。"
2.指貪官污吏。
1.猶貪心。
1.向往羨慕,貪戀愛慕。
1.儲存貪污所得的私囊。
2.指貪污所得的款項。
1.謂貪于財貨,溺于美色。
1.猶貪心。
1.貪財巧佞。
1.貪婪暴虐。
1.貪婪庸懦。亦指貪婪庸懦者。
1.貪婪慳吝。
1.貪婪而強暴。
1.貪婪取巧。
1.貪生怕死。
1.迷戀于偷竊。
1.貪婪侵奪。
作物到了該變黃成熟的時期,莖稈和葉子仍呈青綠色的現象。一般因施用氮肥過多、過遲或水分過多而引起。出現這種現象會延遲成熟,降低產量和品質。
1.探求實情。貪,通"探"。
1.孜孜以求;永不滿足地追求。
1.貪圖利益,無滿足的時候。
1.見"貪求無猒"。
1.貪污受賄。
1.貪圖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