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躊躇”。躑躅,徘徊不進。
1.出自《楚辭·東方朔〈七諫·沉江〉》驥躊躇於弊輂兮。
2.出自《贈羊長史》詩路若經商山,為我少躊躇。
3.出自《長恨歌》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4.出自《韋護》一到門邊,便聽著有那響亮的笑聲,他不覺心一動,腳就躊躇了。
2.
見“躊躇”。猶豫,遲疑不決。
1.出自《楚辭·九辯》事亹亹而覬進兮,蹇淹留而躊躇。
2.出自《笙賦》勃慷慨以憀亮,顧躊躇以舒緩。
3.出自《酬楊汝士尚書喜人移居》詩酬章深自鄙,欲寄復躊躕。
4.出自《長生殿·疑讖》看滿地斜陽欲暮,到蕭條客館,兀自意躊躕。
5.出自《彷徨祝福》我在極短期的躊躕中,想,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
3.
見“躊躇”。研究,反復思量。
1.出自《全元散曲·醉花陰·秋懷》酒醒后細躊躕,一寸柔腸千萬縷。
2.出自《東周列國志》趙衰、狐偃等因與秦臣蹇叔、百里奚、公孫枝等深相結納,共躊躇復國之事。
3.出自《籌洋芻議·鄰交》竊嘗為日本躊躇審度,知其志必不僅在朝鮮、琉球也。
4.出自《線下·孤獨》他也預備要走;然而走到什么地方去,卻是個很費躊躇的難題——他每天上午離開茶館之前照例要遇到這個難題。
4.
見“躊躇”。從容自得。
1.出自《莊子·外物》圣人躊躇以興事。
2.出自《莊子·田子方》方將躊躇,方將四顧。
5.
見“躊躇”。忐忑不安,極度痛心。
1.出自《水經注·溫水》陽邁歸國,家國荒殄,時人靡存,躊躕崩擗,憤絕復蘇。
2.出自《桃花扇·移防》局已變,勢難支,躊躕中夜少眠時。
地球表面較大的天然水流(如江、河等)的統稱。
1.即檉柳。
見[饸饹]
1.河道,水路。
1.見"河涸海干"。
即鰻鱺”(1234頁)。
1.見"河滿子"。
河兩岸由洪水帶來的泥沙淤積而成的可耕平地。
1.控制河流水勢的閘門。
1.上下眶平正而長的眼睛,大而深的口。古以為圣賢相貌。
1.古指公侯外貌。
越南首都和最大的內河港。人口350萬(1992年)。因被環抱在紅河大堤之內而得名。重要的交通樞紐。工業有機器、建材、紡織等。有科研機構、博物館和河內大學等高校,還有還浸、獨柱寺、巴亭廣場等名勝古跡。
豫劇
曲藝墜的通稱。
1.即織女。
1.即《河女》之章。
1.河邊,沿河的高地。
1.河患平復。多特指黃河水患而言。
1.指護城河。
1.表示夜將盡。
1.治河的士兵。
1.黃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難得遇到的事情。
1.見"河清海晏"。
1.《左傳.襄公八年》"子駟曰《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杜預注"逸詩也。言人壽促而河清遲。喻晉之不可待。"后以"河清難俟"比喻時久難待。
1.古時傳說黃河水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人壽"極言人之長壽。
1.《宋書.鮑照傳》"元嘉中,河濟俱清,當時以為美瑞,照為《河清頌》,其序甚工。"后以"河清頌"泛指歌頌時世升平的作品。
1.治河的士兵。
河流彎曲的地方。
1.見"河壖"。
1.謂恩澤及人,如河水之滋潤土地。
2.指沿河濕潤之地;河流沿岸。
1.河道阻塞。
1.恒河沙數。佛教以為佛世界如恒河沙數,多至不可勝數。見《金剛經.一體同觀分》。唐黃滔《丈六金身碑》"謂之為有﹐則河沙﹑芥子之說﹐虛誕難測;謂之為無﹐則應現感通之事﹐尋常立驗。"后用以形容數量多得無法計算。
指國家的疆土錦繡~丨大好~。
1.《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1.黃河邊。
2.即河上公。
中國畫。清代朱耷作。紙本長卷。水墨。畫面為河塘中嶙峋怪石間的一組盛開的荷花。用大寫意畫法寫成,以繁復密集出之。葉面有濃有淡,葉柄有直有斜,花則或藏或露,交錯掩映,充滿生氣。
1.指宋代開封城南到汴河之間的沿河市區,為樂舞諧戲藝人聚集的地方。
2.指河市樂。唐已有之。
1.宋代河市唱戲的藝人◇泛指以樂舞作諧戲的藝人。
1.河道總督的別稱。
1.比喻互不干犯。
1.比喻為避免惹事,雖彼此相關而不去過問。
1.《初學記》卷三引三國魏曹丕《典論》"大駕都許,使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常以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于無知。云以避一時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飲。"后因以"河朔飲"指夏日避暑之飲或酣飲。
河邊水深時淹沒、水淺時露出的地方。
1.河堤。
1.河伯的住所。
1.比喻彼此關系密切。
1.亦作"河圖雒書"。
2.古代儒家關于《周易》卦形來源及《尚書.洪范》"九疇"創作過程的傳說。《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河﹐黃河。洛﹐洛水。據漢儒孔安國﹑劉歆等解說伏羲時有龍馬出于黃河﹐馬背有旋毛如星點﹐稱作龍圖。伏羲取法以畫八卦生蓍法。夏禹治水時有神龜出于洛水﹐背上有裂紋﹐紋如文字﹐禹取法而作《尚書.洪范》"九疇"。見《書.顧命》﹑《洪范》之孔傳﹑《漢書.五行志上》。古代認為出現"河圖洛書"是帝王圣者受命之祥瑞。
魚,頭圓形,口小,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鰭常為黃色。肉味鮮美。卵巢、血液和肝臟有劇毒。我國沿和某些內河有出產。也叫鲀(tún)。
1.河流迂曲處。
縱橫交錯的許多水道所構成的整體~化丨~如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