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同伴,伴侶。
2.
名詞
同類;輩。
1.
輩;同類。
1.出自《潛夫論·忠貴》此等之儔,雖見貴於時君,然上不順天心,下不得民意。
2.出自《后漢紀·靈帝紀上》吾見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其聰識、通朗、高雅、密博,今之華夏鮮見其儔。
3.出自《火中不滅鳳凰儔》詩火中不滅鳳凰儔,國際英雄黃與邱。
2.
伴侶。
1.出自《洛神賦》爾乃眾靈雜遝,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
2.出自《重釋何衡陽》薄從歲事,躬斂山田;田家節隙,野老為儔。
3.出自《送窮文》子飯一盂,子啜一觴,攜朋挈儔,去故就新。
4.出自《同年馮文江北如京師》詩北還京華尋故儔,訪我別我城南頭。
3.
比,相比。
1.出自《史記·陳涉世家》適戍之眾,非儔於九國之師也。
2.出自《北山移文》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3.出自《梁書·元帝紀》中宗以不違群議,故江東可立。儔今考古,更無二謀。
4.出自《詠古》詩云臺畫少年,萬古誰能儔?
4.
怎么。
1.出自《法言·修身》公儀子、董仲舒之才之卲也,使見善不明,用心不剛,儔克爾?
5.
籌劃。參見“儔策”。
1.出自《賀周蘭墩升都督障詞》人傳孝友,轉帆檣於赤縣;八閩戎節,寓儔策於清尊。
1.猶蔑視。
1.見"蔑棄"。
1.猶默然。
2.空無所有。
1.遭到誣蔑牽連。
1.微細;沒有什么了不起。
2.猶不如,不及。
1.鄙棄凌辱。
1.猶滅殺。
1.輕視。
1.輕慢不敬。
1.莫須有,沒有。
1.輕視。
1.沒有。
1.鳥名。即鷦鷯。
1.疾流貌。
1.涂抹掉。
1.摩娑,手撫摩。
2.借指撫慰。
1.竹籬笆。
1.竹篾編的席子。供坐臥用。
1.竹條。
1.以竹篾編織器物的工匠。
1.竹籃子。
1.竹篾編制成的繩索。
1.竹籠。
1.竹編的盛器。多為圓桶形。
1.竹篾編制的籮筐。
1.斗笠。竹篾編制的帽子。
1.猶清客。舊時豪富人家專門幫閑湊趣﹐圖取馀潤的門客。
2.竹子劈成的薄片。
1.拋棄;輕視。
1.不足稱道;不值得說;沒有什么了不起。
1.竹篾劈的細絲。
1.竹筍。
1.竹篾編的繩索。
1.用以編織篾器的薄竹片。
1.竹篾編的席子。亦特指桃枝竹所編的席。
1.竹席。
1.細小貌。
2.木不方正。
1.蟲名。體微細﹐將雨﹐群飛塞路。
2.比喻小人物。
1.即蠛蠓。
1.鱭魚的別名。
1.謂愛民之情。
1.人民安樂﹐國家太平。
1.社會安定﹐物資豐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
1.人民興辦﹐政府補助。
1.民眾是國家的根本。
2.民間的奏本。
1.編入戶籍的平民。
1.舊指民眾暴動。
1.民眾的表率。
①不脫離生產的群眾武裝組織。通常是國家(或政治集團)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是常備軍的助手和后備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兵,是中國人民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在各個歷史時期為贏得革命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實行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制度,一面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維護社會治安,一面接受軍事訓練,完成戰備勤務,并隨時準備參軍參戰,保衛祖國,抵御侵略。②民兵組織中的成員。
1.對臣民的賞罰之權。
1.民眾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