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逺”。
2.
遙遠,距離長。
1.出自《易·系辭下》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2.出自《送應氏》詩山川阻且遠,別促會日長。
3.出自《聽穎師彈琴》詩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4.出自《東方》他們像旋風一般由遠而近,隨著晨風,傳過來急雨般的馬蹄聲。
3.
漫長,時間久。
1.出自《呂氏春秋·大樂》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
2.出自《〈文選〉序》雜而集之,遠自周室,迄於圣代。
3.出自《陳彥群墓志銘》有巨木兮……須其全材,剝落盡悴;老干獨存,遠者千歲。
4.出自《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蘇知縣同家小下了官艙……因船是年遠的,又帶貨太重,發起漏來,滿船人都發慌了。
4.
多,指差距大。
1.出自《呂氏春秋·審為》韓之輕於天下遠,今之所爭者其輕於韓又遠。
2.出自《處州孔子廟碑》所謂生人以來,未有如孔子者,其賢過於堯舜遠者,此其效歟。
3.出自《花邊文學·“大雪紛飛”》倘要“對證古本”,則《水滸傳》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緊”,就是接近現代語的說法,比“大雪紛飛”多兩個字,但那神韻卻好得遠了。
5.
深遠;深奧。
1.出自《易·系辭下》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
2.出自《為蕭揚州薦士表》辭賦清新,屬言玄遠。
3.出自葉適學惟遠而聞無狹,師惟久而業弗遁,不淑其身不止。
4.出自《山鄉巨變》“你不做社長,我就不入。”盛佳秀情濃意遠地微笑著說道。
6.
高遠;遠大。
1.出自《論語·顏淵》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2.出自《中論·爵祿》功大者,祿厚。德遠者,爵尊。功小者,其祿薄。德近者,其爵卑。
3.出自《河岳英靈集·劉眘虛》劉眘虛詩,情幽興遠,思苦語奇。忽有所得,便驚眾聽。
4.出自《趕車傳》大家準備作戰,心要堅定志要遠。
7.
偏僻之地;遠方。
1.出自《左傳·僖公三十年》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2.出自《楚辭·哀郢》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3.出自《后漢書·南蠻傳序》蠻氏知尚糧少入遠,又不曉道徑,遂屯聚守險。
4.出自《短燈檠歌》裁衣寄遠淚眼暗,搔頭頻挑移近床。
8.
指遠邦,遠國。
1.出自《國語·周語上》近無不聽,遠無不服。
2.出自《西征賦》銜使則蘇屬國,震遠則張博望。
9.
迂遠,不切近事情。
1.出自《詩·鄘風·載馳》視爾不臧,我思不遠。
2.出自《北史·崔浩傳》陛下以此事闊遠,竟不施用。
3.出自《相制三》蓋先代之法,存於籍者,既殘缺而難循,當今之宜,殊於昔者,又舛違而易遠。
10.
擴大;擴展。
1.出自《漢書·韋玄成傳》四垂無事,斥地遠境,起十余郡
11.
指血統關系疏遠。參見“遠兄弟”、“遠親”。
1.出自《禮記·檀弓上》有殯,聞遠兄弟之喪,雖緦必往,非兄弟,雖鄰不往。
2.出自《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顏俊有個門房遠親,姓尤名辰,號少梅,為人生意行中,頗頗伶俐。
3.出自《原野》他是個白癡,無父無母,寄在一個遠親的籬下,為人看羊,斫柴,做些零碎的事情。
12.
超過;勝過。
1.出自《秋日寄淮陰》詩天然芙蓉花,顏色遠雕繢。
2.出自《野草·失掉的好地獄》戰聲遍滿三界,遠過雷霆。
13.
古州名。在今四川省松潘縣境。
1.出自《舊唐書·地理志四》武德元年,置松州。貞觀二年,置都督府,督崌、懿、嵯、闊、麟、雅、叢、可、遠、奉……序二十五羈縻州。
1.賞賜。
2.貶官﹐貶職。
1.表示投降的文書。
1.減罪寬恕。
從大氣中落到地面的固體或液體形式的水,主要有雨、雪、霰、雹等。
1.投降歸順。
1.由死罪降免減等為徒刑。
1.下堂相送。
1.降伏安撫。
1.謂謙恭自下。
2.減少﹔降低。
1.猶下榻。謂禮遇賓客。
1.降生。
1.猶陵替。紀綱廢弛﹐上下失序。
2.貶降(官職)。
1.賜給。
1.投降的表文。
1.敬詞。下問。
1.古代遇有災患病故或天象變異時﹐帝王及大臣皆脫下盛裝換上素服﹐謂之"降物"。
1.俘虜。
1.賜予。
1.座席的西頭。古代賓主相見﹐以西為尊﹐主東而賓西。《儀禮.鄉飲酒禮》"降席坐奠爵。"鄭玄注"降席﹐席西也。"后因以為尊賢禮士之典。
2.撤除宴席。
1.降等承繼爵位。
1.謂降敕褒獎﹐下詔勉勵。
1.賜福。
1.使降服歸順﹐俯伏稱臣。
2.屈服。
1.使賢者屈居下位。典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1.見"降真香"。
2.舊謂每至朔望﹐官吏入廟焚香叩拜。
3.泛指燒香朝拜。
1.降下吉祥。語出《書.伊訓》﹕"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孔傳﹕"祥﹐善也。"
1.平抑心氣。
1.謂虛心下氣﹐恭順服從。
1.降低心志﹐隨順流俗。
1.虛心下氣。
1.屈己從人。
1.尸體﹐遺體。
2.謂神靈下凡現形。
1.降敕宣旨。
1.猶言卑躬屈膝。
1.欽佩敬慕貌。
1.對天降雨露的敬稱。
1.謙遜退讓。
1.謙退損抑。
1.傾心﹔留意。
2.降心相從﹐屈意。
1.謂降立席西而飲。古代行飲食之禮時表示恭敬﹑謙讓的一種禮節。
1.猶賜福。語出《漢書.哀帝紀》﹕"漢興二百載﹐歷數開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漢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哀帝自言不材﹐天降之佑。"佑﹐同"佑"。
1.猶賜助。給予佐助。
1.減罪寬宥。
1.將柩車上的靈柩放入墓穴之中。
2.下車。
1.猶賜教。多用于書信。
1.降職問罪。
1.古指歸附的北方民族之人。帳﹐借指游牧部族。
1.貶謫。舊指官吏降職并被貶往遠離京城的地方。
1.恩愛;友好。語本《詩.邶風.北風》"惠而好我,攜手同行。"毛傳"惠,愛也。"
1.仁愛和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