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院子。房屋周圍用墻或柵欄等圍起來的空地。
2.
名詞
某些機關、學校或公共場所的名稱。
3.
名詞
指學院。
4.
名詞
特指醫院。
5.
名詞
(Yuàn)姓。
1.
圍墻。
1.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法律答問》巷相直為院,宇相直者不為院。
2.
有圍墻圍繞的房舍。
1.出自《應天長》詞綠槐陰里黃鶯語,深院無人春晝午。
3.
庭院。
1.出自《九月十五日夜宿鄭尚書??車東亭望月寄杜給事》詩清光滿院恩情見,寒色臨門笑語諧。
2.出自《謁金門》詞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跡。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3.出自《兒女英雄傳》這十三妹出得院門,先到配殿把驢兒拉上,就一直的奔了馬圈。
4.出自《暴風驟雨》長脖子男人推開的小門沒有關住,從那門洞里能望到院里。
4.
宮掖,宮室。
1.出自《大業雜記》元年五月,筑西苑,周二百里,其內造十六院。
2.出自《堂堂》詩蕙花已老桃葉長,禁院懸簾隔御光。
5.
官署名。
1.出自《新唐書·百官志三》﹝御史臺﹞其屬有三院: 一曰臺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隸焉;三曰察院,監察御史隸焉。
2.出自《云麓漫鈔》唐有三院御史,侍御史謂之臺院,殿中侍御史謂之殿院,監察御史謂之察院。
3.出自《儒林外史》向在京師,蒙各部院大人及四衙門的老先生請個不歇。
6.
指道觀。
1.出自《為趙法師別造精院過院賦詩序》入清虛院,則法師所居之地也。
2.出自《同竇牟韋執中尋劉尊師不遇》詩院閉青霞入,松高老鶴尋。
3.出自《尋郭道士不遇》詩看院祇留雙白鶴,入門惟見一青松。
7.
指寺院,佛寺。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念本寺里別無寶貝,敝院又沒糧草。將軍手下許多兵,怎地停泊?
8.
妓樓,妓院。
1.出自《教坊記》妓女入宜春院,謂之“內人”,亦曰“前頭人”,常在上前頭也。
2.出自《關漢卿》我回頭上你那兒去。(向欠耍俏)朱四姐今天在院里嗎?
9.
園林,苑囿。
1.出自《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園》詩竹陰疏柰院,山翠傍蕪城。
10.
讀書、講學的處所。宋代有白鹿洞書院。
1.出自《哥德巴赫猜想》那學院里的教授和講師也到本地初中里來兼點課,多少也能給他們流亡在異地的生活改善一些。
11.
某些機構和公共處所的名稱。
1.出自如:國畫院;科學院;療養院;電影院。
12.
泛指房舍,房室。
1.出自《聊齋志異?小翠》以居里問女,女亦憨然不能言其道路。遂治別院,使夫婦成禮。
2.出自《故事新編?奔月》﹝羿﹞剛到內院,他便見嫦娥在圓窗里探了一探頭。
13.
借指宮女、嬪妃。
1.出自《封神演義》紂王只因進香之后,看見女媧美貌,朝暮思想,寒暑盡忘,寢食俱廢,每見六院三宮,真如塵飯土羹。
14.
借指這些官署的長官。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待本院廉訪得實,當有移文至彼知會,關取爾等到此明冤。
15.
今用以稱政府機關。
1.出自如:國務院、法院等。
以磷為主要養分的肥料。可分為天然磷肥和化學磷肥兩類。天然磷肥有海鳥糞、獸魚骨粉、磷礦粉等,化學磷肥有過磷酸鈣、鈣鎂磷肥、鋼渣磷肥等。適量施用磷肥,能促使作物發育早熟,增強抗寒能力,并提高產量和質量。
磷和氫的化合物,通常指磷化三氫(ph3)。無色氣體。劇毒。不溶于熱水,微溶于冷水。不穩定,加熱易分解。由磷化鈣(ca3p2)或其他磷化物水解而得。主要用于制有機磷化物,還可用作聚合反應的引發劑和縮合反應的催化劑等。
1.光亮閃爍貌。
清澈明凈磷磷見底|磷磷水中石。 【磷磷】清澈明凈磷磷見底|磷磷水中石。
1.光采炫耀不定。
1.語出《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磷,謂受磨而薄◇以"磷磨"比喻時光或事物的消磨。
化學式h3po4。有正磷酸(h3po4)、偏磷酸(hpo3)、焦磷酸(h4p2o7)等。純磷酸為無色斜方晶體或透明的黏稠液體,過冷成玻璃狀。不穩定,易潮解和溶于水。加熱到200°c左右逐漸失水變成焦磷酸。實驗室由五氧化二磷溶于水制得。工業上用硫酸處理磷灰石制取。純品用硝酸氧化磷得到。主要用作肥料,及制藥和食品等工業部門。
化學式nah2po4。白色結晶粉末。略有吸濕性。易溶于水,在一定的ph值下,由碳酸鈉與磷酸反應或由磷酸氫二鈉與一定比例的磷酸反應制得。用于電鍍、印染、制革等工業中,也可作緩沖劑、乳化劑等。
化學式na2hpo4。無色透明晶體或白色粉末。有吸濕性。溶于水,溶液呈堿性。由磷酸與過量的碳酸鈉作用而得。可作木材、紙張的防火劑;印染工業的媒染劑;化學分析中的緩沖劑;也用于鞣革、搪瓷、陶瓷、洗滌劑等工業中。
1.甲殼綱,磷蝦目。體形似蝦,胸肢八對,都為二枝型,基部各有鰓,適于游泳。眼柄﹑胸部及腹部有發光器。浮游生活,全部海產。是魚類的主要餌料之一。
1.見"磷緇"。
1.亦作"磷淄"。
2.語出《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磷,謂因磨而薄;緇,謂因染而黑◇因以比喻受外界條件的影響而起變化。
1.如鱗覆蓋。
2.禾本科植物花的子房基部多汁而呈鱗片狀的結構。又稱漿片。
1.猶鱗次。
1.像魚鱗一樣的波紋。
1.謂像魚那樣潛藏。
1.即魚鱗冊。
1.龍沫。
1.昆蟲的一目。翅膀和肢體上都有鱗片,口器為虹吸式,幼蟲除有三對胸足外,還有腹足二對到五對。枯葉蛾﹑螟蛾等就屬于這一目。
1.體表有鱗甲的動物,一般指魚類和爬行類。
1.像魚鱗那樣依次排列。
像魚鱗和梳齒般密密排列小街兩旁,賣百貨的攤子鱗次櫛比地排列著。
1.亦作"鱗?"。
2.像鱗片般的皸皮或裂痕。
1.鱽魚。
1.如鱗片一樣重疊密集。
1.形容眾多附集。
1.謂依次序建造,排列如魚鱗。
1.鱗片所折射的鮮艷光彩。
1.指魚鳥。
1.代稱魚和鳥。指鯤鵬。
1.魚雁。指書信。
2.指信使。
1.指書信。
1.猶群集。
1.謂如魚鳥成群而至。
1.依次連接。
1.猶鱗次。
像層層魚鱗,多形容云彩、水波或屋瓦鱗鱗夕云|水鱗鱗兮石峨峨|萬瓦鱗鱗。
1.魚鱗般地排列。
1.鱗族。
1.魚類和爬行動物體表的透明角質小片,排列如覆瓦狀。
2.覆蓋在昆蟲翅膀或軀體上的亮質小片,帶有顏色,或能折光,因而使昆蟲具有鮮艷的光彩。
3.覆蓋在芽的外面像魚鱗的薄片,主要作用是保護嫩芽。春季植物發芽時,鱗片即脫落。
1.魚的鱗片和鰭。
1.代稱龍。
1.形容傷痕如魚鱗一樣多。
1.古代貴族喪葬時給死者穿戴的玉衣。用玉片串綴而成,施于死者之體如魚鱗狀,故名。
1.指書信。
1.鱗片狀的苔痕。
1.古代神話傳說中行水神騎乘的龍。
1.鱗片狀的紋路。
1.高峻貌。
1.猶鱗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