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祀。
1.出自《逸周書·世俘》戊辰,王遂御循追祀文王。
2.出自《六書故·天文下》御,祀以御沴也。
2.
息止;禁止;阻止。
1.出自《易·系辭上》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
2.出自《國語·魯語下》諸侯有旅賁,御災害也。
3.出自《后漢書·趙咨傳》雖仲尼重明周禮,墨子勉以古道,猶不能御也。
4.出自《送戴許蔡仍王汶序》泉之在山……不已其行,終為江海者,蓋物莫能御,而非俟夫有以導之也。
3.
抗拒;抵擋。
1.出自《易·蒙》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
2.出自《左傳·隱公九年》北戎侵鄭,鄭伯御之。
3.出自《馬汧督誄》敦固守孤城,獨當群寇;以少御眾,載離寒暑。
4.出自《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詩我來御魑魅,自宜味南烹。
5.出自《古今小說·羊角哀舍命全交》伯桃命角哀敲石取火,爇些枯枝,以御寒氣。
4.
指違抗。
1.出自《送黟令孫君改任鳳陽序》縣大夫于民最親,然恃其威權,境內莫之敢御。
5.
防備。
1.出自《國語·周語中》國有郊牧,疆有寓望,藪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災也。
6.
指防御之兵。
1.出自《隋書·百官志下》煬帝即位,改領軍為左右屯衛,加置左右御。
7.
匹敵;相當。
1.出自《詩·秦風·黃鳥》維此針虎,百夫之御。
2.出自《國語·齊語》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御。
8.
強御;強暴。
1.出自《史記·周本紀》尚桓桓,如虎如羆,如豺如離,于商郊,不御克奔,以役西土。
9.
通“御”。統御。
1.出自《贈太傅董公行狀》初,玄佐遇軍士厚……至于惟恭,每加厚焉,故士卒驕不能御。
2.出自《蔣神靈應》到來日陳旌旗列士卒,統干戈御戰車,將江山社稷扶。
10.
通“御”。進獻。見《群經平議·左傳三》。
1.出自《左傳·昭公十二年》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
11.
大臣。
1.出自《逸周書·世俘》禽御八百。
12.
掛在車前的竹簾。
1.出自《爾雅·釋器》竹前謂之御。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