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橢圓形或卵形,葉子略呈卵形,有長柄,花黃綠色。塊莖含淀粉多,供食用。
2.
名詞
這種植物的塊莖。
3.
名詞
泛指馬鈴薯、甘薯等植物。
4.
名詞
(Yù)姓。
5.
名詞
芋頭。
1.
亦作“芌”。
2.
泛指薯類植物。
1.出自如: 山芋;洋芋。
3.
古代齊國人稱未切斷的腌菜為芋。
1.出自《儀禮·士喪禮》其實(shí)葵菹芋蠃醢。
4.
用同“吁”。憂悶。
1.出自《新唐書·酷吏傳序》太宗定天下,留心聽斷……獄已決,尚芋然為徹膳止樂。
5.
即芋艿。參見“芋艿”。
1.出自《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
2.出自《閑居賦》菜則蔥、韭、蒜、芋。
3.出自《寄題資州錢固道勝堂》詩芋肥收歲計,柑熟摘霜晴。
1.鳣的別名。
1.道教語。胞胎。
1.玉帶名。
2.牡丹的一種。
3.曲名。見元散曲。
1.亦作"玉梘"。亦作"玉杯"。
2.玉制的杯或杯的美稱。
3.《漢書.董仲舒?zhèn)鳌?說《春秋》事得失,《聞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屬,復(fù)數(shù)十篇。"顏師古注"皆其所著書名也。"后因泛稱重要著作為"玉杯"。
4.牡丹的一種。
1.刀鞘上部近口處的玉飾。
1.玉笏。
1.白鼻赤毛的馬。
1.玉制的湯匙。
1.帝王宮殿的臺階。
2.指朝廷。
1.白嫩的手臂。多用以美稱女子的臂腕。
1.一種玉制的臂飾。
1.巨藕名。
1.古謂玉圭化石。為不祥之兆。
1.玉制的杓子。
2.指北斗柄部的玉衡﹑開陽﹑搖光三星。
1.指玉飾的劍柄。
1.玉飾的馬勒。
2.借指玉馬,以喻賢者。
1.玉和冰。比喻潔白。
2.比喻清澈的水。
1.器物玉質(zhì)的把柄。
2.泛指器物精美的把柄。
3.指麈尾。
4.指手臂。
5.古代文士談?wù)摃r,常執(zhí)拂塵,因以指文士。
1.形容月光籠照下的水波。
1.《禮記.學(xué)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謂玉不加工,不成器皿◇以喻人不經(jīng)過培養(yǎng)﹑鍛煉,不能成材。
1.《國語.周語中》"改玉改行。"韋昭注"玉,佩玉,所以節(jié)步行也。"后因稱合乎禮法的行步為"玉步"。
2.指女子的行步。
1.姻緣簿的美稱。傳說唐朝韋固夜過宋城,遇一老人于月下檢書,問之,乃人間姻緣簿。事見唐李復(fù)言《續(xù)幽怪錄·定婚店》。
1.即玉蟲。喻燈芯。
1.謂晶瑩如玉。
1.傳說中的仙草。
1.見"玉冊"。
1.玉墀。
1.謂玉階。
2.對山的美稱。
3.指雪山。
1.指簪﹑釵一類的首飾。
1.艷麗如玉。
1.玉制的釵。由兩股合成,燕形。
2.指美女。
1.蟬鬢的美稱。
2.首飾。
3.指冠飾。即貂蟬。
4.植物名。即石蟬花。以其花似蟬,故名。
1.見"玉蟾蜍"。
1.亦省稱"玉蟾"。
2.玉雕的蟾蜍。盛水容器。多作更漏與文具之用。
3.月亮的別名。
4.指傳說中月宮里的蟾蜍。
1.本指月宮◇稱科考中式為入玉蟾宮。
1.古代祭祀用的以圭為柄的灌酒器。
1.以玉為飾的帝王之車。
2.指仙人乘坐之車。
1.仙人之號。
2.道觀名。
1.玉輅。帝王所乘的車。
1.玉制的尺。
2.借指鹽人才和評價詩文的標(biāo)準(zhǔn)。
3.尺的美稱。
4.比喻魚。
1.中藥地榆的別名。
1.天帝的命令。
1.喻燈花。
2.喻燈火。
3.蟲狀的玉雕首飾。
1.玉雕的蟾蜍。
2.神話中的月中蟾蜍。
3.月亮的別稱。
1.玉制的舂杵,亦用作舂杵的美稱。
2.唐裴铏《傳奇.裴航》載,裴航以玉杵臼為聘禮,娶云英仙去◇因以玉杵指求婚之聘禮。
3.傳說月中有白兔持杵搗藥,因以玉杵指月亮。
4.山藥之別名。
1.玉制的杵和臼。唐裴铏《傳奇·裴航》載,唐長慶中,秀才裴航經(jīng)藍(lán)橋驛,遇一老嫗,有孫女名云英,艷麗殊絕,欲娶之。嫗索玉杵臼為聘禮,航后以重價訪得,更為嫗搗藥百日,然后與女成婚,終成上仙◇以"玉杵臼"喻難得之物。
1.柱腳石的美稱。
1.玉琢的楮葉。意謂雖然工巧,但不實(shí)用。語本《列子.說符》"宋人有為其君以玉為楮葉者,三年而成,鋒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中而不可別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國。子列子聞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玉,《韓非子·喻老》作"象",象牙。
2.紙的美稱。
1.唐詩人盧仝的號。
1.玉制的手鐲。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