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沖”。亦作“祌”。
2.
涌搖。參見“沖沖”。
1.出自《說文·水部》沖,涌繇也。
3.
快速地向上或向前直闖。參見“沖天”。
1.出自《楚辭·九歌·大司命》乘龍兮轔轔,高駝兮沖天。
2.出自《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3.出自《浮淮賦》白旄沖天,黃鉞扈扈。
4.出自《喜遷鶯》詞家家樓上簇神仙,爭看鶴沖天。
4.
謂以水、酒等澆注。
1.出自《官場現(xiàn)形記》后來文七爺?shù)墓芗业胶箢^沖水,說起來,船家才曉得他是統(tǒng)領(lǐng)大人的師爺;所以連忙補了碗燕窩湯。
5.
沖擊;沖洗。參見“沖激”、“沖決”。
1.出自《三國演義》﹝周瑜﹞箭瘡未愈,因怒氣沖激,瘡口迸裂,昏絕于地。
2.出自《嘯亭雜錄·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仍復繕堤不完,漫口屢告,皆由工無存料,猝難購買,欲事?lián)寧?,已成沖決。
3.出自《捻軍史料叢刊·軍情》十六日午刻,泊頭東岸河堤沖決約七八丈。
6.
冒犯,頂撞。參見“沖言沖語”。
1.出自《金瓶梅詞話》他敢前邊吃了酒進來,不然如何恁沖言沖語的!罵的我也不好看的了。
7.
舊時星相術(shù)數(shù)家謂相忌相克。
1.出自如:子午相沖。
2.出自《福惠全書?筮仕部?上任吉期》干支喜與本命行年相生,忌相沖尅。
8.
謂破解兇運。參見“沖喜”。
1.出自《紅樓夢》況且寶玉病著,也不可叫他成親,不過是沖沖喜。
9.
山區(qū)里的平地。
1.出自《萬仞約》那些高高低低的山——圍成一個馬蹄鐵的樣子:像一個大妖怪用兩個膀子圈著,只在兩手尖端留下一個口子讓別人走進沖里來。
2.出自《牡丹園記》以往在這條沖里,住著小夫妻倆,男的叫長庚,女的叫白妹。
10.
淡泊;謙和。
1.出自《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居常待其盡,曲肱豈傷沖。
2.出自《辯亡論下》寬沖以誘俊乂之謀,慈和以結(jié)士民之愛。
3.出自《梁書·王僧辯傳》居高能降,處貴思沖。
11.
幼小。
1.出自《漢書·敘傳下》孝昭幼沖,冢宰惟忠。
2.出自《管蔡論》逮至武卒,嗣誦幼沖。
3.出自《文選·歐陽建〈臨終詩〉》咨余沖且暗,抱責守微官。
4.出自《禇淵碑文》明皇不豫,儲后幼沖。
12.
調(diào)和。
1.出自《淮南子·詮言訓》聰明雖用,必反諸神,謂之太沖。
2.出自《傅子·檢商賈》夫商賈者,所以沖盈虛而權(quán)天地之利,通有無而一四海之財。
13.
冒充;充當。
1.出自《西游記》你這府縣,每年家供獻金燈,假沖諸佛降祥者,即此犀牛之怪。
2.出自《太平凡的故事》在街上看見了廉價人造絲織品或者沖毛織品的奇裝異服的年青女子,總不免想起翩然而歸的三五百。
14.
通“盅”??仗?。
1.出自《老子》道沖,而用之久不盈。
2.出自《后漢書·黨錮傳·劉佑》微妙玄通,沖而不盈。
3.出自《演連珠》山盈川沖,后土所以播氣。
15.
通“忡”。參見“沖沖”。忡忡,憂慮貌。
1.出自《依韻酬池州錢綺翁》天涯彼此勿沖沖,內(nèi)樂何須位更崇。
2.出自《憫黎詠》軍行值人日,感嘆心沖沖。
3.出自《劉潑帽·春思》套曲沖沖,春病沉沉重。
1.俯首而泣。
1.委屈;冤屈。
1.敬語。采取。
1.俯就貌。
1.謙卑的容色。
1.低身彎腰。
1.俯身拾取。
2.引申以喻成事之易。
3.屈尊下取。喻俯就。
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到處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類東西、要找的某一類例證、文章中的錯別字等很多。也說俯拾皆是。
1.見"俯拾即是"。
從高處往下看站在山上~蜿蜒的公路 。
由物體上方向下做正投影得到的視圖。也叫頂視圖。
①低下頭~沉思。②比喻順從~聽命。
1.見"俯首帖耳"。
1.見"俯首帖耳"。
形容非常馴服恭順(含貶義)。‘帖’也作貼。
1.順從。用于上對下。
1.下念,垂思。
1.從高處往下遠看。
1.見"俯首帖耳"。
1.俯首而聽。
2.屈尊下聽。
臉朝下躺著戰(zhàn)士一動也不動地~在地上。
增強臂力的一種輔助性體育運動。兩手和兩前腳掌撐地,身體俯臥,連續(xù)平起平落 。
1.低頭。
〈書〉①低頭和抬頭~之間。②指一舉一動~由人。
1.一舉一動都隨人擺布。
1.立身端正,上對天﹑下對人,都問心無愧。語出《孟子.盡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形容時間很短~,船已駛出港口。
1.低頭曲背。
1.謂撫養(yǎng)妻子兒女。
敬辭,稱對方或上級允許承蒙~所請,不勝感激。
1.俯察,明察。
1.從上往下看。
1.低頭。
抽去鍋底下的柴火。比喻從根本上解決。
1.比喻行將滅亡﹑茍延殘喘的人。游魂﹐游蕩的鬼魂。
比喻處在極端危險境地的人。
1.鍋屬炊器。鍑﹐大口鍋。
1.泛指炊器。鬲﹐陶制。圓口﹐三空心足。
1.釜和鼓。古代量器名。
1.釜和鍋。泛指炊具。
1.斧斤。釜﹐用同"斧"﹐砍木工具。
1.瓦釜與砂礫。泛指廉賤之物。
1.即釜臍墨。參見"釜臍墨"。
1.釜和鏂。皆古之量器名。
1.鍋底炱灰。俗稱鍋底墨﹐亦稱釜煤﹐入藥。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土一.釜臍墨》。
1.釜和鬵。皆古代炊具。
1.釜和甗。皆古炊器名。
1.釜和罌。泛指存米粟貯水酒等的容器。
1.見"釜中之魚"。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