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回旋纏繞。
1.出自《詩·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縈之。
2.出自《恨賦》蔓草縈骨,拱木斂魂。
3.出自《新唐書·西域傳上·吐谷渾》婦人辮發縈后,綴珠貝。
4.出自《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附徐觀察詩》薜荔翠縈文石上,芙蕖紅到研池邊。
2.
牽纏;牽掛。
1.出自《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途中作》詩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
2.出自《寓言》詩婚喪孰不供,貸錢免爾縈。
3.出自《六州歌頭·讀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詞天下亂,生民困,一心縈。
3.
通“熒”。迷惑。參見“縈悸”、“縈惑”。
1.出自《潛夫論·浮侈》此長無益於吉兇,而空殘滅繒絲,縈悸小民。
2.出自《軍次實錄》佛則欲避人於寡欲,不知己心內亦有時往來縈惑於胸中者;舍其本而趨其末,大誤世人。
1.秘密電碼。
1.機密文書。
1.傳說中天帝靜居之地。
1.密藏于匣中。
物體的質量和其體積的比值。單位為千克/米3或克/厘米3。如在4°c時,純水密度為103千克/米3。
1.秘密回答皇帝的垂問。
1.深恩。
1.安靜貌。
靠近;貼近密邇鄰國|密邇先王其訓。
1.暗中發生。
1.秘傳的方法。
1.密室。
1.暗中訪察。
1.嚴密地封閉。
1.佛教禪宗謂祖師將"教外別傳"的"心印"付囑于傳人。
1.猶貼切。
1.茂密的竹子。
1.秘密地報告;秘密地告訴。
2.秘密地告發。
3.不讓人知道的告發信。
1.暗暗地張弓。
1.細密牢固。
2.猶密封。
1.秘密信函。
1.秘密消息。
1.十分符合,切合。
1.謂親近和睦。
1.道教稱腎為"密戶"。
1.機密的謀劃。
1.密切結合﹑溝通。
2.幽會;秘密聚會。
1.猶忌諱。
1.秘密的機謀。
1.手持金剛杵護衛佛之夜叉神的總稱。因其持有本誓,聞知佛的秘密事跡,故名。
2.猶匿跡。行動保密,不露形跡。
1.指存放密件的箱子。
1.指人或物會聚一起。
1.密密地擠在一起。
1.形容稠密。
1.形容大吵大鬧。
1.方言。猶熱鬧。
又稱鬧新房”。指新婚之夜,親友在新房里喧鬧逗樂花燭之夜,來鬧房的有十幾個人。
1.喧鬧雜亂貌。
1.群眾對當局不滿而發動的大規模集體行動。
1.吵鬧;爭吵。
1.見"鬧咳咳"。
1.見"鬧竿"。
1.亦作"鬧桿"。
2.一種懸掛各種玩具或諸色雜貨的竹竿。古代貨郎所用。
1.謂努力生產致富。
1.猶言鬧火火。
1.喧鬧貌。
1.亦作"鬧哄"。
2.吵鬧。
3.猶喧鬧。
4.猶折騰。
1.亦作"鬧哄哄"。
2.喧鬧貌。
1.喧鬧貌。
1.亦作"鬧閧"。
2.見"鬧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