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勇猛挫敗敵人。
2.橫死。
1.《易.咸》"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高亨注"言人之德行正則吉,其悔將去。"后以"貞悔"指吉祥﹑幸福。
2.古代筮法,合上下二體為一卦。下體曰貞,是為內卦;上體曰悔,是為外卦。《書.洪范》"七,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后因用指占卜之法。
1.檜樹四季常青,故稱。
1.猶言否泰。
2.貞潔韜晦。謂高尚其志,不求聞達。
1.謂忠貞而愛民。
1.正魂,精魂。
2.忠烈之魂。
1.恬淡的稟賦。
1.春秋楚白公勝之妻◇亦泛稱貞節女子。
1.謂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亂則吉。
2.指純正美好。
3.謂占卜問卦,遇"需"卦則吉利幸福◇指吉利與幸福。
1.常病;痼疾。
1.謂清明盛世。
1.謂有楨干之才,可以濟成大事。
1.堅貞不移。
2.堅硬強勁。
3.借指堅硬強勁之物。
1.《易.明夷》"利艱貞。"孔穎達疏"時雖至暗,不可隨世傾邪,故宜艱難堅固守其貞正之德。"尚秉和注"'利艱貞'者,言當明夷之世,宜以艱苦貞定自守也。"后以"貞艱"謂遭遇艱難而能守正。
1.清廉節儉。
1.守正而清簡。
1.春秋齊侯女,楚昭王夫人之謚號。王出游,留夫人漸臺之上。王聞江水大至,使使者迎之,忘持其符,夫人不肯行。使者歸取符,水大至,臺崩,夫人流而死。王曰"嗟夫!守義死節,不為茍生,處約持信,以成其貞。"乃號之曰貞姜。見漢劉向《列女傳.楚昭貞姜》◇多用為貞節守義的典故。
1.守正清白。
1.謂以貞正之道教民。
2.貞正的教化。
①堅貞不移的節操若皆旁通以阜厥躬,應物以濟其利,則焉有貞節之規、君親之事?②封建禮教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行為貞節牌坊|用獎貞節,以激偷鄙。
1.見"貞節牌坊"。
1.封建時代為表彰守節﹑殉節的婦女建立的牌坊。
1.亦作"貞絜"。
2.純正高潔。
3.指婦女在節操上沒有污點。
1.碑石的美稱。
1.方正耿介。謂特立獨行,不依附權勢。
2.指方正耿介之士。
1.貴重金屬。多指金銀等。
1.貞白的襟懷。
1.守正而恭謹。
1.堅貞剛勁。
2.指竹子。竹子經冬不凋,枝干勁挺,故稱。
1.猶貞粹。
1.端方純潔。
1.猶貞靜。
1.端莊嫻靜。
2.堅貞沉靜。
1.猶隱居。
1.指竹。喻堅貞不易的節操。
2.指竹制的管樂器。
1.堅貞嚴格。
1.堅挺耐寒的枝柯,亦喻有堅貞節操的人。
1.指石刻碑銘。
1.堅貞而誠敬。
1.堅貞刻苦。
1.光明。
1.善類。指正人君子。
1.守節的寡婦。
1.信守節義。
1.謂守持正道,惕厲戒懼,不失常節。
1.端方正直。
1.牢固地附麗。
1.吉利。
1.見"貞烈"。
1.碑石的美稱。
1.正直廉潔。
2.指正直廉潔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