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書〉同“齦”。
2.
形容詞
(疊)爭辯的樣子。
1.
同“齦”。
2.
見“齗齗”。露齒貌。
1.出自《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玄熊蚺?以龂龂,卻負載而蹲跠。
3.
見“齗齗”。爭辯貌。
1.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論》甚矣魯道之衰也!洙泗之間龂龂如也。
2.出自《辯易九六論》然猶貴聽而賤視,龂龂然莫可更也。
3.出自《海燕·阿剌伯人》那天在新加坡,為我們趕馬車的和慈老頭子,他并不龂龂爭價,多給了半個銀角,便笑嘻嘻的道謝的。
4.
見“齗齗”。猶訚訚。和悅而能盡言之貌。
1.出自《周弦齋壽序》吾舅若兄弟之從先生游龂龂如也。
5.
見“齗齗”。忿嫉。
1.出自《漢書·劉向傳》朝臣龂龂不可光祿勛,何邪?
6.
牙床。
1.出自《急就篇》鼻口唇舌龂牙齒。
2.出自《魯都賦》水產眾伙,各有彝倫: 頒首莘尾,豐顱重龂。
3.出自《憎王孫文》跳踉叫囂兮,沖目宣龂。
4.出自《新唐書·方技傳·張果》頃視齒燋縮,顧左右取鐵如意擊墮之,藏帶中,更出藥傅其龂,良久,齒已生,粲然駢絜。
1.執斧。借指武士。
1.比喻執政。軸﹐機械中傳遞動力的主要零件。
1.謂持燭以照明。
1.執燭以待天明。言心情迫切﹐夜不能寐。
1.持燭夜游。謂須及時行樂。
1.見"苪歙"。
1.風動林木聲。
2.馳逐貌。
1.紛紛墜落。苪,通"匯"。
1.謂陽光燦爛。
1.鮮明貌。
1.光耀。
1.植物果實和枝莖相連的部分。
1.喻根據和目標。
1.把柄。比喻根據,依據。
1.執掌朝政。
1.掌權的大臣。
1.執掌國政。
1.權柄;命令。
1.謂重視信從。
2.謂委以重任。
3.指委以重任的人。
4.指重要職位。
1.執掌政事。
1.授予權柄。
1.古代錢幣的一種。
1.謂被信任而掌權。亦謂被任用。
2.指受信任而掌權的人。
3.指權要職位。
1.把子。器物的把兒。
1.掌權的職位。
1.文采炳煥。
1.斑斕的虎紋。借指虎。
1.光彩照耀貌。
2.昭明貌。
3.指文采鮮明。
1.文采鮮明貌。
1.光明正大貌。
1.光明貌。麟,通"磷"。
1.明顯貌。
1.形容言論明確有據。
1.光明燦爛。
1.猶煥發。
2.發揚光大。
1.鮮明潤澤。
1.見"炳杍"。
1.謂明顯突出。
1.鮮明華麗。
2.顯著。
1.光耀貌。
1.昭明智慧。
1.明察。
1.燦爛。
1.見"炳杍"。
1.光明剛直。
1.光明貌。麟,通"磷"。
1.煥發靈氣。
2.閃爍的靈氣。
1.傳說中泰山神的第三子。一說是管領三山的神。
1.明顯。
1.明顯;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