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助詞
文言助詞。①表示直陳語氣,與“了”相當(dāng)。②表示感嘆語氣。③表示命令語氣。
2.
助詞
〈書〉語氣助詞。表示疑問。
3.
名詞
(Yǐ)姓。
1.
語氣助詞。表已然之事,與“了”相當(dāng)。
1.出自《論語·雍也》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2.出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3.出自《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諫鼓,設(shè)謗木,於茲三年矣。
2.
語氣助詞。表將然之事,與“了”相當(dāng)。
1.出自《論語·陽貨》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2.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木禺人曰:“天雨,子將敗矣。”
3.出自《新書·官人》取侍御之禮,以令至焉;取廝役之禮,以令召矣。
3.
語氣助詞。表肯定或判斷。與“也”相當(dāng)。
1.出自《論語·學(xué)而》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
2.出自《史記·游俠列傳》吳楚反時,條侯為太尉,乘傳車將至河南,得劇孟,喜曰:“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無能為已矣。”
4.
語氣助詞。表命令。
1.出自《史記·滑稽列傳》豹曰:“廷掾起矣,狀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罷去歸矣!”
2.出自《史記·商君列傳》王許我,汝可疾去矣。
5.
語氣助詞。表停頓,以起下文。猶“也”。
1.出自《詩·周南·漢廣》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2.出自《呂氏春秋·有度》則人之易欺矣,可惶矣,可恐矣,可喜矣,知之不審也。
6.
語氣助詞。表限制,猶“耳”。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2.出自《戰(zhàn)國策·趙策三》則連有赴東海而死矣。
7.
語氣助詞。表感嘆,猶“啊”。
1.出自《論語·述而》甚矣,吾衰也!
2.出自《史記·封禪書》三代邈絕,遠矣!難存。
3.出自《子產(chǎn)不毀鄉(xiāng)校頌》下塞上聾,邦其傾矣。
8.
語氣助詞。與句中疑問詞相呼應(yīng)表疑問,猶“乎”。
1.出自《詩·王風(fēng)·中谷有蓷》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2.出自《論語·季氏》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3.出自《火疏》財貨耗于內(nèi),征役勞于下,內(nèi)耗下勞,何以濟矣?
9.
代詞。與“之”字相當(dāng)。
1.出自《詩·小雅·隰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2.出自《孟子·盡心上》行之而不著焉,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行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3.出自《新書·官人》取侍御之禮,以令至焉;取廝役之禮,以令召矣。
1.贊賞稱異。
1.封賞的城邑。
1.以隱逸生活為樂。
1.謂賞識精微的意趣。
1.知音。
1.賞賜的銀錢。
1.見"賞詠"。
1.賞識和禮遇。
1.稱賞,贊譽。
1.優(yōu)美富贍。
1.觀賞月色。
1.稱賞喜悅。
1.亦作"賞贊"。
2.稱賞,贊美。
1.饋贈。
1.被皇帝賞識而召見。
1.賞識,知遇。
1.購物或雇工所應(yīng)付出的代價。
1.賜以祿位。
1.賜酒用的杯子。
1.賞識尊重。
1.品酒。
1.賞賜﹑擢升。
1.穿耳而帶金銀耳環(huán)。
1.穿耳而垂帶金銀耳環(huán)。為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裝飾。
1.謂舍舟登陸。
2.比喻棄邪歸正。
1.也叫"上八界洞府"。道家指上天八界神仙居住的地方。
1.猶精白,極白。
1.指高等官員的行列。
1.上半段;前半部分。
1.上半天。
1.上午,指從日出起至中午十二點以前的一段時間。
1.前半夜,指天黑至午夜二十四點鐘以前的一段時間。
1.猶上國。
1.謂報答主上的恩德。
2.猶上復(fù)。復(fù)人來信的敬語。
3.向上級匯報。
1.謂具文向上司呈報備案。
1.前輩,族中的上一代人。
2.佛教語。"三輩"之一,謂棄欲出家,以較高道行而往生西方凈土的一類信徒。
1.臣下向皇帝呈送奏本。
1.上等的貨幣。古以珠玉為上幣,秦以黃金為上幣。
1.指位置較高的地方。
2.指物體的表面。
3.指事物的某一方面。
4.猶言前面。指文章或講話中先于現(xiàn)在所敘述的部分。
5.猶里面。 6.上司;上級。
1.向朝廷告發(fā)謀反等非常事變。
1.謂牲畜長肉,日見肥壯。
1.上奏章。
上等的賓客;尊貴的客人待為上賓|敬若上賓。
1.代表君主接待貴賓的高級司儀。由主國政之卿充任。
1.謂用兵之上策。《孫子.謀攻》"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張預(yù)注"言以奇策秘算取勝于不戰(zhàn),兵之上也。"
1.指下午三時。
1."蘆葦"是制席的原料,用作"席"的代名詞。"上不得蘆葦"即"上不得席面"。謂不善于在正式場合應(yīng)酬。
1.猶言正好,恰恰。
2.形容心情不安。
3.比喻事情陷入窘困的境地,進退兩難。
1.《韓非子.解老》"﹝人﹞上不屬天,而下不著地,以腸胃為根本,不食則不能活。"上不屬天,謂非星辰之類;下不著地,謂非草木之類◇以"上不在天,下不著地"形容偏僻閉塞的地方。
1.謂在上位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就會跟著為非。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