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旖旎〕柔和美好。
1.
亦作“?”。
2.
見“旖旎”。旌旗從風飄揚貌。引申為宛轉柔順貌。
1.出自《文選·揚雄〈甘泉賦〉》夫何??旐郅偈之旖旎也。
2.出自《愁陽春賦》蕩漾惚恍,何垂楊旖旎之愁人。
3.出自《清明日泛舟城北》詩新煙何旖旎,黃鳥鳴春深。
3.
見“旖旎”。溫存柔媚。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一個個旖旎風流濟楚,不比其余。
2.出自《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京娘〕心生一計,于路只推腹痛難忍,幾遍要解。要公子扶他上馬,又扶他下馬,一上一下,將身偎貼公子,挽頸勾肩,萬般旖旎。
3.出自《淞濱瑣話·盧雙月》閨房之樂,亦旖旎亦豪爽,迥與京兆畫眉異趣。
4.
見“旖旎”。多盛美好貌。
1.出自《楚辭·九辯》竊悲夫蕙華之曾敷兮,紛旖旎乎都房。
2.出自《九嘆·惜賢》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
3.出自《鐵圍山叢談》因乃喜海北香……時時擇其高勝,??一炷,其香味淺短,乃更作,花氣百和旖旎。
4.出自《酬錢玙沙》詩老樹著花逾旖旎,曉星如月漸稀疏。
5.出自《廣州花市》詩旖旎春如錦,看花人更紅。
5.
見“旖??”。亦作“???”。旌旗迎風飄揚貌。
1.出自《霍山》詩昔日義旗來,列宿紛???。
1.《論語.微子》"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漢,少師陽﹑擊磬襄入于海。""播鼗武"指殷時搖小鼓的樂師名武的人◇以"鼗武"借指精于本職工作的能人。
1.鼗鼓之聲。古代陣法作戰中用以整行伍。
1.找人作保。
1.討伐﹑懲治暴亂。
1.懲治悖逆。
1.探討本源。
1.指占便宜或取巧。
1.搜捕。
1.研討﹑裁奪。
1.謂求得好預兆。
1.博得喝采。
1.探討。
1.請求差使。
1.謂攻城略地。
1.亦作"討吃"。
2.向人要飯食吃﹔討飯。
1.民間傳說中專事乞討的鬼。
2.用為對乞丐的詈詞。
1.討飯用的打狗棍。又叫叫花棍。
1.見"討讎"。
1.討伐芟除。
1.游春﹐探春。唐陸龜蒙有《闔閭城北有賣花翁討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襲美》詩。
2.算命﹐打卦。
1.見"討?"。
1.猶討摘。
1.謂自招挨打。
1.猶討打。
1.征討掃蕩。
1.謂找客店。
1.討伐平定。
2.議定。
1.衡量揣度。
1.征討和剪除兇惡殘暴的勢力。
1.征討懷異心的叛逆者。
1.征討罰罪。
1.行乞﹔要飯。
2.要求把飯端來。
1.即討吃棍。
1.詈詞。要飯的窮種。
1.賣面子。
1.謂放明白些。
1.征服。
1.討債。
1.舊時迷信稱野鬼游魂乞求施舍。
1.邀功。
1.猶討巧。
1.求關卡或攔路者讓路放行。常用賄賂的方式。
1.征取外貿稅收。
①通過巴結、迎合來討得別人的歡心或稱贊一味討好上司。②收到好效果。多用于否定吃力不討好。
1.討還欠帳的諧謔語。
1.研討并加以綜合考查。
1.聽消息﹐聽回話。
1.猶討喜。
1.謂要回欠下的錢﹑東西等。
1.索取。
2.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