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方位詞。旁邊;附近。
2.
代詞
指示代詞。其他;另外。
3.
形容詞
廣泛。
4.
名詞
不正。
5.
名詞
漢字的偏旁。
6.
名詞
(Páng)姓。
7.
〈古〉又同“傍”(bàng)。
1.
廣泛;普遍。
1.出自《書·說命下》旁招俊乂,列于庶位。
2.出自《藝文類聚》和氣四充,惠澤旁潤。
3.出自《明堂賦》神休旁臻,瑞物咸薦。
4.出自《宋史·趙普傳》伏望陛下旁采群議,俯察物情。
2.
并,一齊。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老子·道經》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
3.
近側;旁邊。
1.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下》文王資費仲而游於紂之旁。
2.出自《李花》詩旁有一株李,顏色慘慘似含嗟。
3.出自《折扇賦》兼鄰座而飂飂,及旁賓而簌簌。
4.出自《母親》風帶點稻草的香味,帶點路旁矮樹叢里的野花的香味,也帶點牛糞的香味,四方飄著。
4.
輔佐。
1.出自《楚辭·九章·惜誦》吾使厲神占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
5.
界畔;涯岸。
1.出自《墨子·備蛾傅》以棘為旁,命曰火捽,一曰傳湯,以當隊。
2.出自《與子瞻會松江》詩松江浩無旁,垂虹跨其上。
6.
別的;其他的。
1.出自《論衡·偶會》自然之道,適偶之數,非有他氣旁物厭勝感動使之然也。
2.出自《魏書·長孫稚傳》羅年大稚十余歲,妒忌防限。稚雅相愛敬,旁無姻妾。
3.出自《四世同堂》既沒有旁的機會,他也只好回北平。
4.出自《創業史》咱除了教育,咱對他們沒一點旁的辦法。
7.
邪;偏頗。參見“旁辟”。
1.出自《荀子·議兵》暴悍勇力之屬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屬為之化而公。
8.
妄。參見“旁狎”。
1.出自《禮記·少儀》不窺密,不旁狎。
9.
橫。參見“旁行”、“旁行書”、“旁禍”。
1.出自《史記·大宛列傳》﹝安息﹞畫革旁行,以為書記。
2.出自《記夢》詩樂全先生,夢人以詩三篇示之,字皆旁行而不可識。
3.出自《題米生君實延齡遺墨》詩佉盧旁行競歐化,變色風云驚叱咤。
4.出自《新唐書·隱逸傳·陸羽》﹝陸羽﹞幼時,其師教以旁行書。
5.出自《新唐書·西域傳下·康》﹝康人﹞習旁行書。
6.出自《賓退錄》人年七八十,幸身康甯,當退藏一室,早睡晏起,翻貝多旁行書,與三生結愿。
7.出自《淮南子·詮言訓》內無旁禍,外無旁福,禍福不生,安有人賊?
10.
且,將近。
1.出自《莊子·人間世》〔櫟社樹〕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
11.
指漢字的偏旁。
1.出自如:形旁;聲旁。
12.
引申為旁及。
1.出自《青瑣高議·王實傳》殺人立也,固甘死,愿不旁其枝,則立死何恨焉?
13.
見“旁皇”。因內心不安而徘徊不定貌。
1.出自《乞退札子》實以疾病浸加,恐隳陛下所付職事,上累陛下知人之哲,下違臣不能則止之義,此所以旁遑迫切而不能自止也。
2.出自《謝宰執》雖黽勉而應書,每旁皇而卻顧。
3.出自《斷鴻零雁記》吾時時猶夢古裝夫人,旁皇於東海之濱,盼三郎歸也。
4.出自《致潘伯寅副憲書》動靜旁皇,時若有失。
14.
見“旁薄”。廣大;宏偉。
1.出自《荀子·性惡》齊給便敏而無類,雜能旁魄而無明。
2.出自《太玄·太玄告》天穹隆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
3.出自《文選·左思〈吳都賦〉》齷齪而筭,固亦曲士之所嘆也;旁魄而論,抑非大人之壯觀也?
4.出自《越縵堂讀書記·劉蕺山集》蕺山先生不以文章名,其敘事亦多循俗稱,未嘗講求義法,然真氣旁薄,字字衷之言。
5.出自《霞外捃屑·論文上·積素齋文》吾邑自明迄今,五百年來,代有傳人,可謂泄其秀矣,而其旁薄雄郁之氣,尚有所未盡泄也。
15.
見“旁薄”。混同,混合。
1.出自《莊子·逍遙游》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為一。
2.出自《淮南子·俶真訓》渾渾蒼蒼,純樸未散;旁薄為一,而萬物大優。
16.
見“旁薄”。廣被;散布;綿延。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下》今吾子乃抗辭幽說,閎意眇指,獨馳騁於有亡之際,而陶冶大爐,旁薄群生,歷覽者茲年矣,而殊不寤。
2.出自《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旁魄,布衍也。魄音薄。
3.出自《徐州蓮華漏銘》昆侖旁薄於三十八萬七千里之外,而不能逃於三尺之箭,五斗之缾。
4.出自《河墅記》江北之山,蜿蜒旁礴,連亙數州。
5.出自《圣武記》界以漢沔,夾以南山巴山,襟帶背負,據秦隴楚蜀之交,旁薄二千余里。
6.出自《蘇報案實錄》近世有叫號於志士,旁魄於國中之一絕大名詞,曰“國民”。
17.
見“旁薄”。充塞;蘊積。
1.出自《正氣歌》是氣所旁薄,凜烈萬古存。
2.出自《短詩與長詩》有時旁薄郁積,在心里盤旋回蕩,久而后出。
3.出自《〈圣武記〉敘》磊落乎耳目,旁薄乎胸臆。
1.查核﹐察看。
1.有的考試分二場﹐第一場叫做初試﹐第二場叫做覆試。
1.猶言顛倒是非。
1.把手掌向下一翻。比喻事情容易辦成。
2.喻時間迅速。
3.古射禮。用右手由弓上取矢。
4.古飲宴禮。飯后用手抹嘴。
1.回信。
1.反復論辯。
1.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
1.見"覆水難收"。
倒(dào)在地上的水無法再收回。比喻已成事實的事難以挽回(多用于夫妻離異)。
1.猶背誦。
1.《易.鼎》"鼎折足﹐覆公餸。"餸﹐鼎中的食物。覆餸﹐謂傾覆鼎中的珍饌◇因以"覆餸"喻力不勝任而敗事。
1.復核帳目。喻指清算并做出相應的處理。
含硅量高于0.4%的合金鋼。舊稱矽鋼。
化學式xsio2·yh2o。透明或乳白色粒狀固體。具有開放的多孔結構,吸附性強,能吸附多種物質。如吸收水分,吸濕量約達40%。如加入氯化鈷,干燥時呈藍色,吸水后呈紅色。可再生反覆使用。由濃的可溶性硅酸鹽溶液與酸或氯化銨作用,析出硅酸凝膠,經放置老化,再經烘干、活化而得。可作氣體干燥劑或液體的脫水劑,還可用作催化劑的載體。
由硅、氧與一些金屬(主要是鋁、鐵、鈣、鎂、鉀、鈉等)結合而成的化合物的總稱。是構成地殼的主要成分,也是陶瓷、玻璃、耐火材料、水泥等建筑材料中的主要組分。
有機硅聚合物之一。由有機硅單體經水解縮聚而成的低分子量線型結構聚合物。為無色、無味、不易揮發、無毒的液體。沸點高,凝固點低,電絕緣性能好。用作高級潤滑油、絕緣油、防震油、表面處理劑和消泡劑等。
1.窐竇和衡門。指貧士所住的簡陋房屋。窐竇﹐圭形的門旁小孔;衡門﹐門上橫木。
1.古代門旁圭形的小孔。
1.空深貌。
1.凹凸;低陷與隆起。
1.猶魁岸。指體貌魁梧。
1.亦作"瓌博"。
2.廣博,博大。
1.亦作"瓌才"。
2.杰出的人才。
1.亦作"瓌材"。
2.珍奇的棟梁材。亦比喻杰出的才具﹑才能。
3.指有杰出才能的人。
1.嘩眾取寵的言論。
1.亦作"瓌侈"。
2.奢麗。
1.亦作"瑰辭"。亦作"瑰辭"。
2.瑰麗的文辭。
1.見"瑰詞"。
1.碩大。
1.亦作"瓌富"。
2.瑰麗多姿。
3.美好而富饒豐裕。
1.亦作"瓌怪"。
2.奇特,怪異。形容文字﹑言辭者。
3.奇特,怪異。形容事物﹑景象者。
4.奇特,怪異。形容人品﹑風度者。
1.猶磈磈磊磊。眾石高低不平貌。亦形容肌肉盤結突起。
1.美好奇異。
1.亦作"瑰詭"。
2.奇異。
3.指奇異之物。
1.亦作"瑰貨"。
2.珍奇的物品。
1.亦作"瑰杰"。
2.俊美奇偉。
1.亦作"瓌景"。
2.奇美的景色。
1.瑰麗絕倫。
1.亦作"瑰譎"。
2.奇異;怪異。
1.亦作"瓌磊"。
2.形容卓越,特出。
異常美麗江邊的夜景是雄偉而~的丨這些作品為我們的文學藝術增添了新的~花朵。
1.猶寶物,寶貝。
1.美麗而超逸。
1.亦作"瑰秘"。
2.不為世人所知的珍寶。
1.美石。
1.巨大的木頭。
1.亦作"瓌能"。
2.異能。
1.奇癖。非同尋常的嗜好。
1.奇異少見。
1.莼菜根上的芽或絲莼的下部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