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安樂;閑適。
2.
動詞
跑,逃跑。
3.
動詞
避世隱居。
4.
形容詞
散失;失傳。
5.
動詞
超過一般。
6.
動詞
釋放。
7.
名詞
(Yì)姓。
8.
形容詞
放縱的;不檢點的。
1.
亦作“劮”。
2.
逃亡;逃跑。
1.出自《左傳·桓公八年》隨侯逸,斗丹獲其戎車,與其戎右少師。
2.出自《北史·齊紀上·高祖神武帝》見一赤兔,每搏輒逸,遂至迥澤。
3.出自《打虎兒行》虎驚顧兒舍父逸,深林風草皆無色。
4.出自《窮愁》其黠者則反身而走,入於后園,園墻圮,通于於隘巷,警吏追之,逸其三。
3.
疾速。
1.出自《文選·張衡〈南都賦〉》足逸驚飆,鏃析毫芒。
2.出自《文心雕龍·辨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
3.出自《兩馬齒俱壯》詩一馬裂銜轡,奔嘶逸風雷。
4.
釋放。
1.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苗賁皇徇曰:“搜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蓐食申禱,明日復戰?!蹦艘莩簟?/p>
2.出自《左傳·襄公十五年》〔子罕〕良司臣而逸之,托諸季武子,武子置諸卞。
3.出自《智囊補·兵智·祖逖等》〔岳飛〕顧諜作失意狀,頓足而入,陰令逸之。
5.
散失;亡失。
1.出自《后漢書·儒林傳序》采求闕文,補綴漏逸。
2.出自《武功縣丞廳壁記》凡官署舊記壁壞文逸,而未克繼之者。
3.出自《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鎮等引兵出戰,驃騎將軍農自西津濟,與鎮等夾擊,大破之
6.
隱遁。
1.出自《文選·謝靈運〈會吟行〉》東方就旅逸,梁鴻去桑梓。
2.出自《論議下》其后聘門不行於列國,學《詩》之士逸於布衣,於是賢人失志之賦與屈原《離騷》之詞作矣。
7.
指隱士。
1.出自《文選·桓溫〈薦譙元彥表〉》訪諸故老,搜揚潛逸。
2.出自《宋書·孔琳之傳》舉逸拔才,務農簡調。
3.出自《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詩朝來果是滄洲逸,酤酒醍盤飯霜栗。
8.
超過,超越。
1.出自《玄暢賦》逸千載而流聲,超貴黎而度俗。
2.出自《文選·曹植〈七啟〉》忽躡景而輕騖,逸奔驥而超遺風。
3.出自《民國政黨史·正式國會時代之政黨》政府而有逸出常軌者,則吾黨認為公敵,不為阿附。
9.
超逸;閑放。
1.出自《文心雕龍·才略》景純艷逸,足冠中興。
2.出自《詩式·辨體》體格閑放曰逸。
3.出自《老殘游記》六七八段,間以曼衍,愈轉愈清,其調愈逸。
4.出自《幽夢續影》鶴令人逸,馬令人俊,蘭令人幽,松令人古。
5.出自《藝概·文概》太史公文,韓得其雄,歐得其逸。
10.
閑適;安樂。
1.出自《國語·吳語》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而處以念惡。
2.出自《宋書·劉敬宣傳》今我往勞困,彼來甚逸。
3.出自《和樂天〈贈樊著作〉》遂我一身逸,不如萬物安。
4.出自《上蓮花庵》詩更羨孤云逸,松顛自往來。
11.
放縱;淫荒。
1.出自《書·大禹謨》罔游于逸,罔淫于樂。
2.出自《漢書·吳王劉濞傳》陛下多病志逸,不能省察。
3.出自《后漢書·文苑傳上·傅毅》于戲君子,無恒自逸。
4.出自《北史·魏曲陽侯素延傳》中山平,拜幽州刺史,豪奢放逸,左遷上谷太守。
5.出自《勸農文》復召父老廷對宣諭,唯恐爾民荒逸惰游以陷於罪,德甚厚也。
12.
浮靡。參見“逸聲”。
1.出自《國語·楚語下》夫闔廬口不貪嘉味,耳不樂逸聲。
13.
美麗。參見“逸女”、“逸麗”。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上》初累棄彼虙妃兮,更思瑤臺之逸女。
2.出自《藝文類聚》惟玄媛之逸女,育明曜乎泉庭。
3.出自《藝文類聚》鄒忌身體逸麗,朝服衣冠,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4.出自《美人賦》奇葩逸麗,淑質艷光。
5.出自《抱樸子·辭義》義以罕覿為異,辭以不常為美,而歷觀古今屬文之家,鮮能挺逸麗於毫端,多斟酌于前言,何也?
6.出自《觚?!ず訓|君》豐姿逸麗,翩若驚鴻。
7.出自《交友賦》望瑤臺之逸女兮,見虙妃之便嫣。
14.
過失。
1.出自《書·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
15.
奔跑。
1.出自《國語·晉語五》〔張侯〕乃左并轡,右援枹而鼓之,馬逸不能止,三軍從之。
2.出自《解嘲》往昔周網解結,群鹿爭逸。
3.出自《鶴林玉露》宇文泰與侯景戰河上,馬逸墜地。
4.出自《科爾沁旗草原》暴徒呼號一聲便就逸去。噪嚷著,呼號著,又到別處去攢聚。
1.比喻盛世。
1.謂如堯舜之行。頌揚帝王的儀容舉止。
2.指堯舜的德政。比喻政局穩定而清明。
1.唐堯和虞舜的并稱。遠古部落聯盟的首領。古史傳說中的圣明君主。
1.《論語.泰伯》"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謂堯能法天而行教化◇因以"堯天"稱頌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
1.比喻太平盛世。
1.謂圣君的心愿﹑抱負。
1.至高貌。
1.猶菜肴。
1.儲藏菜肴的倉庫。
1.菜肴糕餅。
1.肉類和果類食品。
1.混淆錯亂。
1.猶酒肴。
1.謂切肉為塊,升之于俎。
1.猶酒肴。
1.指菜蔬和糧食。
1.紛亂。
1.肉類食品。
1.各色菜肴。
凈肉經食鹽及硝酸鈉腌制后,再用鹽水煮熟,取出壓緊制成的特色肉制品。香濃味美。以江蘇鎮江所產最為著名。
1.飯菜。
1.各種葷素菜肴。
1.魚肉與菜蔬。
1.以魚﹑肉等做菜的酒席。
1.肉食。
1.美味的菜肴。
1.佳肴美酒。
1.肉食醇酒。
1.豐盛的飯菜。
2.指菜肴。
1.魚肉等比較豐盛的菜肴。
1.肉食。葅﹐同"菹"﹐肉醬。
1.盛菜肴的器皿。
1.即姚黃。
1.牡丹花的名種之一。
2.帝舜和黃帝的合稱。
3.紙名。
1.見"姚黃魏紫"。
1.牡丹花的兩個名貴品種。姚黃為千葉黃花,出于民姚氏家;魏紫為千葉肉爈出于魏相仁溥家。參閱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花釋名》。
清代散文家。字姬傳、夢fd38#人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年間進士。官至刑部郎中◇主持各書院講席四十年。散文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論文提倡義理、考證、文章三者合一。選編有《古文辭類纂》、《五七言今體詩鈔》。有《惜抱軒全集》。
1.指虞舜和夏禹。相傳舜為姚姓﹑禹為姒姓。
2.指《尚書》中的《虞書》﹑《夏書》。
1.姚崇和宋瓃的合稱。唐玄宗開元時相繼為相,舊史以開元之治二人之力為多,世稱姚宋。
1."姚黃魏紫"的省稱。亦泛指牡丹花。
浙江諸暨人。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解放日報》編委。1965年在江青的指使下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員、上海市革委會第一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書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與江青、張春橋、王洪文結成四人幫”,陰謀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1977年中共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永遠開除其黨籍,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
1.美盛貌。
1.妖艷。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安徽貴池人。清華大學肄業。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與領導一二九運動,任北平市學聯黨團書記。1938年參加冀東抗日武裝起義。曾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冀熱遼區委宣傳部部長、晉察冀中央局秘書長。建國后,任商業部部長、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國家計委主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1.輕浮放蕩。
1.猶輕佻。
1.遙遠。姚,通"遙"。
1.亦作"巆巐"。
2.高峻。
1.危高貌。
1.同"崎峣"。
2.奇特;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