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楊樹,落葉喬木,葉子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枝條上挺,有白楊、小葉楊、大葉楊等品種。有的木材適合用來做器物。
2.
名詞
(Yáng)姓。
1.
楊柳科,楊屬植物的泛稱。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雌雄異株,柔荑花序。種子有毛。常見的有銀白楊、毛白楊等。
1.出自《易·大過》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2.出自《論衡·儒增》儒書稱:“楚養由基善射,射一楊葉,百發能百中之?!?/p>
3.出自《松樹為風雨所拔嘆》詩歲寒老樹尚如此,何況朽木與枯楊。
4.出自《僅僅是開始》墻外,一棵楞高的楊樹尖上停著一只烏鴉。
2.
楊桃的省稱。
1.出自《宋書·謝靈運傳》抽筍自篁,擲箬于谷。楊勝所拮,秋冬葍獲。
3.
指楊朱及其學派。
1.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2.出自《原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于楊,則入于墨,不入于老,則入于佛。
3.出自《王船山遺書序》楊、墨之指不同,而同于賊仁。
4.
鳥名。即白鷢。俗呼白鷂子。
1.出自《古今注·鳥獸》楊,白鷢也。似鷹,尾上白。
2.出自《爾雅·釋鳥》鸉,白鷢
5.
古國名。故治在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楊、韓、魏、皆姬姓也,晉是以大?!?/p>
2.出自《國語·鄭語》當成周者……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
6.
通“陽”。
1.出自《論衡·骨相》衛青父鄭季與楊信公主家僮衛媼通,生青。
7.
通“揚”。參見“楊子”。古津渡名。即楊子渡。也寫作“揚子”。
1.出自《長干行》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楊子。
8.
通“煬”。參見“楊豚”。佳肴名。即烤乳豬。
1.出自《鹽鐵論·散不足》今熟食遍列……食必趣時,楊豚韭卵,狗?馬肝。
9.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楊氏,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幽王時封為楊侯,為晉所滅,其后為氏焉。
1.吝嗇。
2.貧賤的相貌;小家子氣。
1.骨相貧窮之人。
1.冷僻簡陋的小巷。
2.猶窮鄉。
1.窮人;窮漢‖輕蔑意。
1.竭盡思慮。
2.猶苦心。
1.有窮氏與王莽所建新朝的并稱。
1.見"窮形盡相"。
1.亦作"窮形極相"。
2.形容描摹極其生動逼真。
3.形容人丑態畢露。
4.指怪像百出。
1.亦作"窮兇"。
2.極端兇惡。
1.見"窮兇極虐"。
1.見"窮兇極逆"。
1.極端兇惡。
1.極端兇殘悖逆。
1.極端兇惡暴虐。
1.舊時泛指貧窮的讀書人。
1.高山。
2.深山;荒山。
1.窮困空虛。
1.研究老莊之學。
1.陡峭險峻貌。
1.高山深谷。極言地方的荒僻險惡。
1.直至水濱。
1.悲泣。
1.各種各樣的論調。
1.高峻的山崖。
1.深入研究。
1.陋巷;窮人住的里巷。
1.見"窮檐"。
1.指窮人所住的地方。
1.見"窮野"。
1.徹夜;通宵。
1.窮盡;終了。
1.窮困受壓抑。
1.荒遠之地。
1.指冬盡年終之時。
2.指極其陰沉的天氣。
1.狂飲。
1.高墻。
1.謂探尋幽深﹑僻靜之處。
2.謂深入探求玄奧之理。
1.謂最后所剩的。
1.失水之魚。比喻身處困境的人。
1.猶絕域。極遠的邊地。
1.見"窮源"。
1.《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孔穎達疏"言三王祭百川之時﹐皆先祭河而后祭海也?;蛳燃榔湓穿o或后祭其委∮為海本﹐源為委本。"后因以"窮原竟委"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1.河流的發源處。
2.窮盡水流的源頭。
3.亦作"窮原"。探尋事物的本原。
1.比喻人處困境﹐急于尋覓棲身之地。
1.猿被困失棲。喻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1.見"窮猿奔林"。
1.極遠;荒遠。
2.追溯淵源。
1.窮困;貧賤。
1.窮盡的命運。
1.謂作詩押韻﹐把一個韻部所有的字都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