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興盛;繁盛。
2.
形容詞
熾烈。
3.
形容詞
盛大;隆重。
4.
形容詞
豐富;豐盛。
5.
形容詞
深厚。
6.
形容詞
普遍;廣泛。
7.
名詞
(Shèng)姓。
8.
副詞
用力大;程度深。
9.
形容詞
大。
10.
形容詞
多。
11.
形容詞
華麗。
1.
亦作“晠”。
2.
眾多;豐盛。
1.出自《逸周書·大匡》〔王〕問罷病之故,政事之失,刑罰之戾,哀樂之尤,賓客之盛,用度之費。
2.出自《后漢書·荀彧傳》紹甲兵甚盛,議者咸懷惶懼。
3.出自《水經注·滱水》下望層山,盛若蟻蛭。
4.出自《祭裴太常文》擔石之儲,常空於私室;方丈之食,每盛于賓筵。
3.
大;盛大。
1.出自《孟子·公孫丑上》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2.出自《史記·春申君列傳論》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
3.出自《北齊書·幼主紀》遂自以策無遺算,乃益驕縱,盛為無愁之曲。
4.
華美。
1.出自《荀子·子道》今女衣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
5.
極;甚。
1.出自《莊子·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
2.出自《搜神后記》將軍好馬甚愛惜,今死,盛懊惋。
6.
盛行。
1.出自《文心雕龍·論說》何晏之徒,始盛玄論。
2.出自《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引》子書盛於秦漢,而治子書者錯出於六朝、唐、宋之間。
7.
撫育。參見“盛養”。
1.出自《尚書大傳》武王死,成王幼,周公盛養成王。
8.
稱贊。
1.出自《楚辭·九章·懷沙》內厚質正兮,大人所盛。
2.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於神明。
9.
旺盛;興盛;茂盛。
1.出自《禮記·月令》〔季春之月〕生氣方盛,陽氣發泄。
2.出自《論語·泰伯》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3.出自《呂氏春秋·功名》樹木盛,則飛鳥歸之。
10.
謂使豐足。
1.出自《白虎通·社稷》禮者,盛不足,節有余,使豐年不奢,兇年不儉,貧富不相懸也。
11.
為深重。
1.出自《議郎胡公夫人哀贊》遣顥到官月余,所疾暴盛……薨於京師。
12.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盛氏,周之同姓國也,后為齊所滅……又有奭氏,召公奭之后也,蓋以名為氏,后避漢元帝諱,故改奭氏為盛氏焉。漢有司徒盛吉;后漢有北海太守盛苞。
1.謂惶悚不安地盼望。
1.高聳貌。
1.遠懷系念。
1.行步矯捷。
1.崇敬。
1.上舉。
2.猶特出。
1.見"翹俊"。
1.亦作"翹俊"。亦作"翹雋"。
2.才智出眾的人。
1.方言。木板﹑紙張等的平面受濕再變干而不平。
1.舉足跳躍。語本《莊子.馬蹄》"龁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
1.翹陸。
1.聰慧,聰穎。
1.表明,表白。
1.猶仰慕。
1.翹首盼望。
1.同"翹企"。
1.出群貌。
2.高而危殆貌。
3.引申為惶恐謹慎貌。
4.上舉貌。
5.眾多貌。 6.企盼貌。
1.企望殷切。
1.見"翹勤"。
1.特出貌。
2.昂首企足貌。多用以形容期待或思慕。
3.挺直貌。
1.高簪。
1.又名"卷舌音"。即舌尖后音。由舌尖向上翹起和硬腭前部相接觸,使氣流受阻而構成的一種輔音。如普通話聲母zh﹑ch﹑sh﹑r。
抬頭而望;也形容盼望之切翹首晴空|登高翹首,遠望家鄉|翹首以待。
1.抬頭踮腳。形容盼望殷切。
1.見"翹首跂踵"。
1.懸想。
1.謂惶悚不安地等待盼望。
1.挺然直立;高昂。
1.特出,超群。
1.高舉。
1.形容走路時腳步輕巧。
1.仰首而望。形容盼望殷切。
1.比喻驕傲自大。
1.即《云翹》舞。用于郊祀的一種樂舞。
1.猶懸想。
1.低飛貌。
1.同"肖翹"。
2.細小能飛的生物。
1.仰慕,懸想。
在眾人中特出幼而翹秀,既長,好學善屬文。
1.舉袖。指舞蹈中的一種姿勢。
1.才智出眾的人。
1.輕舉貌。
1.特異。
1.美麗的尾羽。
2.指香醇的茶葉。
1.仰盼。
1.仰望等待。
1.殷切期待。
1.昂首駐立。
1.高而滋潤。
1.舉足。形容時間短暫。
2.形容盼望仰慕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