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叫,叫作。
2.
名詞
名稱,對人或事物的稱呼。
3.
動詞
說;述說。
4.
動詞
贊揚。
5.
名詞
(Chēng)姓。
6.
動詞
〈書〉舉;舉起。舉事。
7.
動詞
測定重量。
1.
“偁”的今字。亦作“穪”。
2.
權衡,比較。
1.出自《孫子·形》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
3.
叫做;稱做。
1.出自《論語·季氏》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
2.出自《論衡·幸偶》短命稱不幸,則知長命者幸也,短命者不幸也。
3.出自《水滸傳》因為他雕得好玉石,人都稱他做“玉臂匠”。
4.出自《彷徨·祝福》煮熟之后,橫七豎八的插些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稱為“福禮”了。
4.
稱號;名稱。
1.出自《白虎通·爵》天子者,爵稱也。
2.出自《水經注·汾水》東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謂之“太原”,郡取稱焉。
5.
述說;聲稱。
1.出自《論語·陽貨》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
2.出自《送董邵南序》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
3.出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軍諮府致內閣函》據周趙兩統領電稱:我軍遵電停進。
4.出自《山鄉巨變》這還不是正合一句老話所說的:“有錢四十稱年老,無錢六十逞英雄。”
6.
稱道;稱揚。
1.出自《管子·大匡》凡於父兄無過,州里稱之,吏進之,君用之。
2.出自《史記·曹相國世家論》百姓離秦之酷后,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3.出自《東坡志林·道士張易簡》吾八歲入小學,以道士張易簡為師,童子幾百人,師獨稱吾與陳太初者。
4.出自《菰中隨筆》后之言政治者,皆稱元嘉焉。
5.出自《〈申屠氏〉序言》此數者皆中國女子之所難能,而申屠氏具有之,此其所以可稱也。
7.
著稱;聞名。
1.出自《漢書·王商傳》商少為太子中庶子,以肅敬敦厚稱。
2.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
3.出自《歐陽生哀辭》詹之稱于江南也久,貞元三年,余始至京師,舉進士,聞詹名尤甚。
4.出自《傷杜醇》詩杜生四五十,孝友稱鄉里。
8.
名聲,聲譽。
1.出自《后漢書·崔實傳》大人少有英稱,歷位卿守。
2.出自《讓縣自明本志令》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
9.
舉起。
1.出自《書·牧誓》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
2.出自《詩·豳風·七月》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3.出自《西廂記》他那里眼倦開,軟癱做一垛;我這里手難抬,稱不起肩窩。
4.出自《桃花扇·余韻》稱玉斝,坐瓊筵,爾餐我看;誰為靈,誰為蠢,貴賤失宜。
10.
舉用。
1.出自《左傳·宣公十六年》禹稱善人,不善人遠。
2.出自《越絕書·外傳計倪》桓稱仲父,文稱太公,計此二人,曾無跬步之勞,大呼之功,乃忘弓矢之怨,授以上卿。
11.
舉行。參見“稱樂”。
1.出自《書·洛誥》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
12.
指舉債,借錢。
1.出自《管子·輕重乙》食稱之國必亡。
2.出自《漢書·食貨志上》亡者取倍稱之息。
13.
姓。漢代有稱忠。見《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1.出自《廣韻?蒸韻》稱,姓。
14.
稱量,測物之輕重。
1.出自《管子·樞言》量之不以少多,稱之不以輕重,度之不以短長。不審此三者,不可舉大事。
2.出自《說苑·談叢》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銖而稱之,至石必過。
3.出自《朱子語類》《論語集注》如秤上稱來無異,不高些,不低些。
4.出自《花城》老中醫拉開藥箱,給葆華用小秤稱一點點的牛黃、冰片和麝香,分頭包好。
曲折延綿;緩行迤邐不斷的青山|沿河迤邐而行。
1.連綿的山丘。
1.亦作"迤靡"。亦作"迤?"。
2.相連貌。
1.亦作"迤平"。
2.謂平緩貌。
1.猶逶迤。
1.亦作"迤涎"。
2.曲折綿延貌。
1.曲折延伸貌。
1.亦作"迤延"。
2.見"迤涎"。
1.亦作"迤揚"。
2.斜起貌。
3.回蕩飛揚。
1.斜延貌。
1.亦作"迤"。
2.見"迤邐"。
1.甘美的食品。
1.同"含飴弄孫"。
1.糖漿。
1.甜汁。
1.甘露。
1.飴糖和蜂蜜。
1.飴鹽和散鹽。亦泛指鹽。
1.飴和餳。亦泛指飴糖。
用米及麥芽制成的糖。將米蒸熟,加麥芽使淀粉糖化后,經過濾、濃縮制成。主要成分為麥芽糖、葡萄糖及糊精。廣泛用于糖果、糕點、罐頭、酒類或飲料等,亦可供藥用。
1.一種帶甜味的巖鹽。
1.象聲詞。
1.兩家的母親是姐妹的親戚關系(別于"姑表")。
1.姨表弟。
1.母親的姐妹夫。
2.妻的姊妹夫。宋歐陽修先娶王拱宸妻姊,妻死,再娶其妻妹,故時有"舊女婿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之語。見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八。
3.共狎一妓之兩男互稱姨夫。
1.指可供循環挪用的他人的錢財。
1.母親的姐妹夫。
1.小姨。妻子的妹妹。
2.舊時對妾的稱呼。
1.姨兄弟。古稱姨母之子(男或女)◇世姨兄弟只指男性,俗稱姨表兄弟。
1.姨母。
1.姨表妹。
2.妻之妹。
1.母親的姐妹。
1.亦作"姨娘"。母親的姐妹。
2.舊時對父之妾的稱呼。
3.泛稱妾。
1.一般稱父母的姨母。亦以稱母親的姐妹。猶姨母。
1.對孩子的姨媽的尊稱。
2.舊時稱妾。
1.姨表兄。
1.母親的姐妹。
2.稱父之妾。
3.稱所親狎的妓女。
1.母親的姐妹夫。
1.母親的姐妹夫。
1.憂愁貌。
1.舵工。
1.大船后艙的樓。
2.引申為大船。
1.延燒。
1.招惹。
1.古代宮廷的門使。
2.攀供別人。
3.指受牽連的人。
4.吸引人。參見"引人入勝"。
1.吸引人進入美妙的境地。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衛軍云,酒正自引人著勝地。"后多用以指風景或文章等優美吸引人。
1.拉轉日輪。比喻扭轉形勢。
2.拖延時日。
1.捱過一天像度過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
1.指明清二代繳納引稅后取得地區專賣權的鹽商。
1.見"引商刻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