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咰”。
2.
詢問;問。
1.出自《書·舜典》詢于四岳,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
2.出自《左傳·襄公四年》訪問於善為咨,咨親為詢。
3.出自《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五聲倦響,九工是詢。
4.出自《唐語林·補遺三》詢之,自唐初并無縣丞。
5.出自《兒女英雄傳》先生,你我雖是初交,你外面詢一詢,鄧某也頗頗的有些微名。
3.
指訪問。
1.出自《梅墟見過兼惠佳刻貞珉賦謝》詩梅雨如傾注,多君枉屐詢。
4.
謀,謀劃。
1.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訪萬機,詢朝政。
5.
查考。
1.出自《論衡·雷虛》人為雷所殺,詢其身體,若燔灼之狀也。
2.出自《陽給事誄》末臣蒙固,側聞至訓,敢詢諸前典,而為之誄。
3.出自《〈齊東野語〉序》今夫周子之書,其言核,其事確,其詢官名,精乎其欲似郯子也。
6.
偵察,查探。
1.出自《涑水記聞》世衡(種世衡)嘗以罪怒一番將,杖其背,僚屬為之請,莫能得。其人被杖已,奔趙元昊。甚親信之,得出入樞密院,歲余,盡詢得其機事以歸。眾乃知世衡用以為間也。
7.
均;調協。
1.出自《尚書大傳》四時推六律、六呂,詢十有二變,而道宏廣。
8.
副詞。猶確實。
1.出自《左傳·哀公二年》樂丁曰:“《詩》曰:‘爰始爰謀,爰契我龜。’”謀協,以故兆詢可也。
9.
用同“訊”。參見“詢聞”。聞訊。
1.出自《玉堂叢語·師友》編修梁??病,語家人曰:“朋游中惟陳同年汝同心地好,且有家法,孤子女可托也。”詢聞而諾焉。
1.清澈如鏡的潭水。比喻明潔。
1.見"淵蜎蠖伏"。
1.船夫。
2.鮫人。古代神話中的人魚。
1.深遠曠達。
1.深遠朗拔。
1.猶悔恨。
1.怨恨。
1.冤魂。
1.譏諷。
1.不滿,憎恨。
1.不滿,怨恨。
1.怨恨嫉妒。
1.冤家;仇人。
1.佛教語。指前世或今生結怨欠債者。
1.怨恨嘆息。
1.怨氣郁結。
2.指郁結的怨氣。
3.結下怨仇。
1.埋怨,責備。
1.怨恨憂愁。
1.諷喻的詩句。
2.指抒寫哀怨的詩詞。
1.遼軍隊名。
1.怨恨痛苦。
1.猶殘暴。
2.怨恨慘痛。
1.長期別離。
2.指女無夫,男無妻。
3.專指女子無夫。
1.因怨恨而背離。
2.猶傷別。
1.同"恩牛怨李"。
1.怨恨乖戾。
1.怨恨咒罵。語本《書.無逸》"小人怨汝詈汝,則皇自敬德。"
1.謂因怨恨而興禍亂。
2.悲怨雜亂。
1.傳說晉人劉伯玉妻子段氏生性善妒,只因劉對她稱贊過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她便心懷嫉妒,投水而死。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上》◇以"怨洛神"為妒婦的典故。
1.猶怨憤。
1.《孟子.萬章上》"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于昮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趙岐注"言舜自怨遭父母見惡之厄而思慕也。"朱熹集注"怨慕,怨己之不得其親而思慕也。"后泛指因不得相見而思慕。
1.杜鵑的別名。
1.怨恨忿怒。
1.指已到婚齡而無合適配偶的女子。
1.指已到婚齡而沒有合適配偶的男女。語本《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1.見"怨耦"。
1.亦作"怨偶"。
2.謂不和睦的夫妻。
3.指結為怨仇的雙方。
1.見"怨畔"。
1.亦作"怨叛"。
2.背叛;因怨恨而背叛。畔,通"叛"。
1.指杜鵑鳥。相傳杜鵑為古蜀帝杜宇怨魂所化,故稱。
2.指月亮。
1.怨恨的情緒。
1.形容怨憤之極。
1.悲切。
1.悲怨的情懷。
1.悲秋。
1.怨恨訴屈。
1.埋怨責備。
1.形容怨恨到了極點。
1.怨恨的神態。
1.怨望毀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