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怨恨的情緒。
1.復姓。北齊有斫胥光弁。見《北齊書.上洛王思宗傳》。
1.砍殺。
1.劫營;偷襲敵營。
1.開荒火耕。
1.砍削。
1.開辟修建。
1.謂砍削精致﹐厚薄得宜。
1.猶言蠢家伙。
1.卑污的操行。
1.愚笨。
1.猶濁世。
1.佛教語。指五濁惡世。
1.不義而富。與"清貧"相對。
1.凡人的重濁軀體。指塵世之人。
1.地位卑下事務冗繁之官。
1.謂淫靡之音。
1.混濁的河流。特指黃河。
1.變得貪鄙﹑卑劣。
1.昏暗不明。
1.亦作"濁濊"。
2.污濁。亦比喻丑惡﹑鄙陋之事物。
1.污濁。
1.見"濁劫"。
1.佛教語。指塵世。
1.語本《詩.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孔穎達疏"言涇水以有渭水清,故見涇水濁。"古以為涇水濁,渭水清。比喻是非善惡分明。
1.用糯米﹑黃米等釀制的酒,較混濁。
1.鄙陋。
1.濁酒。
①渾濁的水流。比喻品格卑污的人。②一種含有大量泥、砂的高密度底流。密度比周圍的水體(清水)大,能靠自重的作用在水下沿一定的坡度向下流動。可發育于水庫、湖泊和海洋中。強烈的地震、構造運動或海嘯等原因能形成海洋中的濁流。
1.攪擾使之混亂。
2.混亂。
3.貪贓枉法。
1.谷食之氣。
2.人體呼吸時呼出之氣和從肛門排出的矢氣。
3.指不良風氣。
4.俗氣。
1.渾濁。
1.佛教指凡俗的人。
1.混亂的時世。
2.佛教語。指五濁惡世。
臺灣省最長河流。源出臺灣島中部山地,注入臺灣海峽。長170千米。源高流急‖沙量大。出山口形成較大沖積扇,多汊流。上游支流建有日月潭水電站。
1.不良的風俗。
2.卑污庸俗。
1.指庸常瑣碎之事。
1.見"濁穢"。
1.見"濁污"。
1.猶俗物。
1.語音學名詞。輔音的一類。發音時,氣流受阻,同時振動聲帶而發出樂音。一般用以指重而混濁的聲音。
1.紊亂浮躁。
1.厚重而潤澤。
1.胡涂主意。指尋短見。
1.漢代豪富濁氏﹑質氏的并稱。
2.凡庸的姿質。參見"濁質凡姿"。
1.凡庸的姿質。
1.俗人。
1.指寒浞﹑寒豷。浞,相傳為夏代后羿之相;豷,浞之子。
1.浸濕貌。
1.謂妄自尊大。
1.毀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