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乘坐。
1.出自《左傳·哀公十五年》大子與之言曰:“茍使我入獲國,服冕乘軒,三死無與。”
2.出自《送程尊師東游有寄》詩且憑鶴駕尋滄海,又恐犀軒過赤城。
3.出自《嚴陵應仲章自杭寄書至賦此答之》詩乘軒南國鶴,解鏃朔庭雕。
4.出自《感事》詩蹋鞠追名將,乘軒比上公。
2.
泛指車子。
1.出自《左傳·哀公十一年》或淫于外州,外州人奪之軒以獻。
2.出自《文選·江淹〈別賦〉》龍馬銀鞍,朱軒繡軸。
3.出自《郴州祈雨》詩行看五馬入,蕭颯已隨軒。
4.出自《明史·林潤傳》龍文卜筑深山,乘軒衣蟒,有負險不臣之心。
3.
車廂。
1.出自《后漢書·輿服志上》前驅有九斿云罕,鳳皇榻戟,皮軒鸞旗,皆大夫載。
2.出自《晉書·輿服志》皮軒車,駕四,以獸皮為軒。
3.出自《字匯·車部》軒,車廂也。
4.
車子前高后低貌。
1.出自《詩·小雅·六月》戎車既安,如輊如軒。
2.出自《上王兵部書》升高而不輊,走下而不軒。
3.出自《酌古論三·諸葛孔明上》騏驥之馬,足如奔風,升高不軒,履濕不濡,度山越塹,瞬息千里。
5.
上舉,揚起;開張。
1.出自《魯靈光殿賦》奔虎攫拿以梁倚,仡奮釁而軒鰭。
2.出自《客傲》昆吾挺鋒,骕骦軒髦。
3.出自《史記·樂書》《武》坐致右憲左,何也
4.出自《西廂記諸宮調》鼻偃唇軒,眉粗眼大。
5.出自《觀化》群鳥方哺于林,共出求食。一鳥銜食先歸,其雛望見之,軒口嘈嘈,而眾鳥之雛皆伏。
6.
飛翔;飛舉貌。
1.出自《文選·王粲〈贈蔡子篤詩〉》潛鱗在淵,歸雁載軒。
2.出自《文選·木華〈海賦〉》翔霧連軒,泄泄淫淫。
7.
指舞貌。參見“軒軒”。
1.出自《古詩源·帝載歌》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8.
看重;提高;抬高。
1.出自《后漢書·馬援傳》夫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后不能令人軒,與人怨不能為人患,臣所恥也。
2.出自《野獲編·列朝二·圣誕忌辰同日》均為在天之靈,自不宜軒此輊彼。
3.出自《與李杲棠陳介眉書》曩者,旦中亦曾以高下見質,弟應之曰:“以秀才等第之,君差可三等。”旦中欲稍軒之,弟未之許也。
4.出自《代議然否論》故當伏其陰極,軒其陽極,令民族親如昆弟。
9.
乘車。
1.出自《默觚下·治篇一》彼穡而我飧之,彼織而我溫之,彼狩而我貛之,彼馭而我軒之。
10.
樓板,欄檻。一說為飛檐。
1.出自《楚辭·招魂》高堂邃宇,檻層軒些。
2.出自《文選·班固〈西都賦〉》左墄右平,重軒三階,閨房周通,門闥洞開。
3.出自《后漢書·張奐傳》青蛇見於御座軒前。
11.
有窗戶的長廊。
1.出自《文選·曹植〈贈徐干〉》詩春鳩鳴飛棟,流猋激欞軒。
2.出自《永州龍興寺西軒記》於是鑿西墉以為戶,戶之外為軒,以臨群木之杪,無不矚焉。
12.
窗戶。
1.出自《詠懷》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
2.出自《夏夜嘆》詩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3.出自《牡丹亭·悼殤》你為我開軒,一望月色如何。
13.
屋檐。
1.出自《文選·沈約〈應王中丞思遠詠月〉》網軒映珠綴,應門照綠苔。
14.
堂前屋檐下的平臺。
1.出自《書褒城驛壁》至有飼馬於軒,宿隼於堂。
2.出自《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五》戊申,帝臨軒,命禮部尚書韓彥惲、工部侍郎任贊往應州奉冊四廟。
3.出自《續資治通鑒·宋徽宗政和二年》適遇頭魚宴,酒半酣,遼主臨軒,命諸部長次第起舞。
15.
房室。
1.出自《后漢書·延篤傳》夕則消搖內階,詠《詩》南軒。
2.出自《與韓荊州書》若賜觀芻蕘,請給紙墨,兼之書人,然后退掃閑軒,繕寫呈上。
3.出自《申屠氏》吾家居山,小軒足容客。
16.
以敞朗為特點的建筑物,如亭、閣、棚之類。
1.出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九》其下新構一軒跨路,貌靈官於中。
2.出自《紅樓夢》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之榭;近觀西北,結三間臨水之軒。
3.出自《夜譚隨錄·呂琪》署東有小院頗幽靜,書舍前一小軒,繞以回廊。
17.
指廁所。參見“溷軒”。
1.出自《釋名·釋宮室》﹝廁﹞或曰溷,言溷濁也;或曰圊,至穢之處宜常修治使潔清也;或曰軒,前有伏似殿軒也。
18.
軒轅的省稱。傳說中的古代帝王名。
1.出自《譴瘧鬼》詩祖軒而父頊,未沬於前徽。
2.出自《韓碑》詩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
19.
軒轅的省稱。古星名。
1.出自《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坤則順成,星軒潤飾。
20.
寬悅貌。
1.出自《莊子·天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
21.
用同“揎”。推,攆。
1.出自《醒世姻緣傳》﹝素姐﹞聽他念到“撒帳北”那詩底下那兩句,甚是不平,就要思量發作起來,軒他出去。
22.
姓。
1.出自《元和姓纂》﹝軒氏﹞軒轅之后,漢有諫議大夫軒和。
1.開示度脫。
(事情)起頭;開頭良好的~。
1.開始支付。
請求人寬恕或施與恩惠的用語。
熱力學溫度單位,1開爾文是水的三相點熱力學溫度的1/27
3.16。這個單位名稱是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lord kelvin)而定的。
又稱雙臂電橋”。測量01歐姆以下低電阻的直流電橋。圖中r是跨線電阻(包括r瓁、r璼兩電阻器間的接線電阻、接觸電阻及內部連接線電阻),r璼是標準電阻。當調節r1、r2、r3、r4和r璼使橋路中無電流(即靈敏電流計g的指針不偏轉)時,將有下列平衡條件成立r1r2=r3r4和r瓁=r1r2r璼。r瓁的計算式與r無關,從而可減小接線電阻和接觸電阻所產生的誤差。
1.猶悅耳。
①以荒地、礦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為對象進行勞動,以達到利用的目的;開拓~荒山 ㄧ~黃河水利 ㄧ~邊疆。②發現或發掘人才、技術等供利用~先進技術ㄧ人才~中心。
為經濟開發提供投資性貸款的銀行。有一國自己興辦的,如中國的國家開發銀行;有幾個國家政府共同興辦的,如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有世界性的開發銀行,如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也稱世界銀行)。
1.指僧侶宣講佛法。
1.猶開船。
1.封建時代王侯在封地上建國。
2.清代指到外省任高級官職。
①把飯菜擺出來準備吃。②食堂開始供應飯菜。
開方1(~兒)開藥方。也說開方子。 開方2 [kāi∥fāng]求一個數的方根的運算,如81開4次方得±3。
1.指僧人為亡靈誦《宗鏡錄》中的《破地獄偈文》,以求佛祖開恩,開度亡靈出地獄。為佛事活動之一。
1.指明清翰林院的編修﹑檢討升為詹事府春坊官◇亦指翰林初任官的升遷。
1.謂與婦女同宿于內室。與"閉房"相對。
〈方〉租用旅館的房間。
①(花)展開百花~。②解除封鎖、禁令、限制等公園每天~ㄧ圖書館~時間每天上午八時至下午六時ㄧ機場關閉了三天,至今日才~。③性格開朗性格~。
1.方言。指解手。
1.分封。
2.拆開封口。
在河南省中部偏東、隴海鐵路線上。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稱汴梁”、汴京”。戰國魏,五代梁、晉、漢、周及北宋、金等均建都于此,民國時為河南省省會。1948年設市。人口733萬(1995年)。特產汴繡、汴綢等。有鐵塔、繁塔、龍亭、相國寺、禹王臺等名勝古跡。
1.出現裂縫。
2.方言。比喻思想搞通;開竅。
1.啟發勸諫。
1.(花朵)開放;繁榮。
1.開悟心服。
1.開導扶助。
1.舊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
1.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成立府署,選置僚屬。
2.指有權開府的官員。
3.特指庾信。
4.府兵軍職。西魏和北周時全國府兵分屬于二十四軍﹐每軍設一開府﹐兵額約二千人。參閱《北史.李弼等傳論》﹑《新唐書.兵志》。
1.指分封宗室為王﹑公。
1.收復(失地)。
2.清代指官吏被降革后恢復其原官或原銜。
(隊伍)開到(某處)去~工地 ㄧ~前線。
1.見"開合"。
開除;除名。
①(工廠)開始生產。②(土木工程)開始修建。
1.比喻虛張聲勢。
1.比喻做事認定方向,決不反悔。
1.勾銷。
1.公開懸賞招降。
1.指賣酒。
1.方言。總共。
①電器裝置上接通和截斷電路的設備。通稱電門。②設在流體管道上控制流量的裝置,如油門開關,氣門開關。
1.見"開館"。
①神佛的偶像雕塑完成后,選擇吉日,舉行儀式,揭去蒙在臉上的紅綢,開始供奉。②借指人理發、剃頭或刮臉(含詼諧意)。
1.即開光。
2.舊俗在蓋棺之前,子女用棉花蘸水揩拭死者的眼睛。
1.開拓,擴展。
2.開闊寬廣。
1.古代官吏出門,差役為之執棍開道。
2.支撐車把的木棍。
鍋中液體煮沸柴濕火不旺,燒了半天還沒有~。
指建立新的國家(在封建時代指建立新的朝代)~元勛 ㄧ~大典。
1.謂建立邦國﹐繼承封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