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擬聲詞
形容玉石碰擊聲、琴聲或水流聲(疊)。
1.
象聲詞。多指玉聲。常用以形容清脆的聲響。
1.出自《太平御覽》玲、玱、琤、??、瑝,玉聲也。
2.出自《秋懷》詩空階一片下,琤若摧瑯玕。
3.出自《聽雨賦》非琴非筑,金撞而玉琤。
4.出自《花月痕》空中琤的一聲,女鬼就不見了。
1.細碎煩瑣。亦指細碎煩瑣的事物。
1.小花朵。
1.古代一種酷刑。細細切割人體。俗稱"剮刑"。
1.見"碎身粉骨"。
1.比喻把事物徹底打碎﹑摧毀。
1.見"碎割凌遲"。
1.形容聲音細碎嘈雜。
2.指說話嘮叨。
1.說話嘮叨且愛挑剔。
1.形容雜亂的霜林落葉或楓葉。
1.小花朵。
2.喻指燈花。
1.瑣碎而無意義的話。
1.剪成碎片。
1.煩瑣的禮教。
1.比喻精美簡短的詩文。
2.比喻黃菊花瓣。
3.指零錢。
1.細碎的錦緞;小花紋的錦緞。
2.比喻細碎的花朵或波光。
1.雜亂繁重。
1.見"碎劇"。
1.謂受不斷的拖累。
1.破碎。
1.把肉細割成碎塊。
1.瑣碎雜亂。
1.猶粉碎。
1.細碎的米。形容說話絮煩。
2.比喻雪花。
1.方言。幼女。
1.零星破碎的物片。
2.比喻社會上卑鄙猥瑣的人物。
1.一種釉層有裂紋花樣的瓷器。始于宋代。有開片﹑冰裂﹑百圾碎等名目。
1.玉屑。
1.比喻潔白散碎的雪花。
1.破碎殘缺。
1.古代鐘面上隆起如乳頭的紋飾。
1.身體粉碎。指死亡。多指為某種目的而獻身。
1.猶碎首糜軀。
1.見"碎尸萬段"。
1.瑣屑的事情。
1.碎裂頭顱。常用以形容敢于死諫的精神或行為。
1.頭顱粉碎,身軀糜爛。猶言粉身碎骨。多指為某種目的而獻身。
1.見"碎首糜軀"。
1.微霜。
1.細細;零星。
2.象聲詞。形容輕微的聲音。
1.見"碎璮"。
1.煩瑣雜亂。
2.亦作"碎瑣"。細小雜亂。
1.方言。小孩。
1.形容殘破﹑毀廢的建筑。
1.煩瑣事務。
1.指瑣碎煩雜的事物。
1.瑣細。
2.自稱家人兒女。
1.形容異常恐懼。
1.新酒面上的浮沫。
1.支離破碎的解說。
1.瑣碎的勞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