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詾”。
2.
喧嘩紛擾。一說,此“讻”為爭訟義。
1.出自《詩·魯頌·泮水》不告于讻,在泮獻功。
2.出自《青云亭閑望》詩窮讻勢猶競,殺伐聲更讻。
3.出自《正月晦日期應宿同游浮山兼寄朱竹君學士》詩睥睨昔建矛,搏斗事呼讻。
4.出自《資治通鑒·漢獻帝永平二年》(趙)云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
3.
恐嚇;驚懼。參見“訩訩”、“訩嚇”。
1.出自《廣韻·上腫》讻,嚇也。
2.出自《永清庚年紀略》伊等技窮,知讻余不動,乃赴南關質庫。
4.
災禍;禍亂。
1.出自《詩·小雅·節南山》昊天不傭,降此鞠讻。
2.出自《謝除柳州刺史表》臣以不慎交友,旋及禍讻,圣恩弘貸,謫在善地。
3.出自《美芹十論·觀釁》方僭割之時,彼守未固,此讻未定,猶勉強姑息以示恩,時肆誅戮以賈威。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