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不幸的(形容死亡、災難等現象,跟“吉”相對)。
2.
形容詞
兇惡;殘暴。
3.
名詞
指殺傷人的行為,也指行兇作惡的人。
4.
形容詞
厲害,過甚。
5.
形容詞
災荒;年成不好。莊稼收成不好。
1.
亦作“?”。
2.
惡;兇狠。
1.出自《易林·頤之訟》東家兇婦,怒其公姑,毀柈破貧,棄其飯餐,使我困貧。
2.出自《水滸傳》四家鄰舍吃了一驚,都掩了臉,見他(指武松)兇了,又不敢動,只得隨順他。
3.
猛烈;厲害。
1.出自《太平天囯歌謠·忠王用兵打上洋》忠王用兵實在兇,破蘇州,快如風,無錫、常州一齊沖。
4.
殺害或傷害人。
1.出自《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傷人曰兇。
5.
逆,不順利。
1.出自《呂氏春秋·慎勢》湯武之賢,而猶借知乎勢,又況不及湯武者乎?故以大畜小,吉;以小畜大,滅;以重使輕,從;以輕使重,兇。
6.
災荒,收成壞。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2.出自《抱樸子·詰鮑》家有備兇之儲,國有九年之積。
3.出自《尚書都官員外郎陳君墓志銘》泉州歲兇,君筑室,止窮民,饑者給食,病者給醫,人忘其窮。
4.出自《茶香室叢鈔·蘇杲》眉州蘇先生杲,老泉之祖,輕財好施,濟人之急,孜孜若不及,歲兇,賣田賑濟其鄉里。
7.
夭折;早死。參見“兇短折”。
1.出自《書·洪范》六極,一曰兇短折。
2.出自《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常風傷物,故其極兇短折也。傷人曰兇,禽獸曰短,草木曰折。一曰,兇,夭也;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
3.出自《漢書·五行志下之上》足而出於背,下奸上之象也。猶不能自解,發疾暴死,又兇短之極也。
8.
喪禮。
1.出自《梁書·徐勉傳》其大歸有五,即宗伯所掌典禮:吉為上,兇次之,賓次之,軍次之,嘉為下也。
9.
古九拜禮之一。參見“兇拜”。
1.出自《資暇集》夫拜者禮之特,所以申敬恭之儀,故《周禮》有稽首、頓首、振、動、吉、兇、奇、褒、肅九等之拜。
10.
通“忷”。恐懼。
1.出自《國語·晉語一》聲章過數則有釁,有釁則敵入,敵入而兇,救敗不暇,誰能退敵?
11.
通“訟”。爭訟。
1.出自《史記·五帝本紀》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堯曰:“吁!頑兇,不用。”
12.
指兇惡的人或事物。
1.出自《山海經·北山經》又北四百里曰譙明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貆而赤豪,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兇。
2.出自《晉書·樂志上》登此雋乂,糾彼群兇。
13.
禍殃;不吉利。與“吉”相對。
1.出自《左傳·昭公三十二年》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兇。
2.出自《楚辭·卜居》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
3.出自《后漢書·濟南安王康傳》故楚作章華以兇,吳興姑蘇而滅。
4.出自《鐵圍山叢談》劉器之安世,元祐也,晚在睢陽,以鏹二十萬鬻一舊宅。或謂此地素兇,不可止。器之不信。
5.出自《花月痕》﹝兵將﹞志溺氣惰,賊氛一動,如以菌受斧,害于而家,害於而家。
離別的愁苦一腔離恨|離恨煎人腸。
1.佛經謂須彌山正中有一天﹐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民間傳說﹕三十三天中﹐最高者是離恨天◇比喻男女生離﹐抱恨終身的境地。
1.見"離衡"。
1.指戰國時以齊國為首的關東六國相約結盟﹐粉碎秦國的"連衡"策略。
1.失群的雁﹐離散的雁。
2.比喻遠離的親友。
3.古樂曲名。
1.清代三品﹑四品官的帽頂子。亦代指三品﹑四品官職或三品﹑四品官員。
1.又叫膽礬‖有五個分子結晶水的硫酸銅,藍色結晶體,在干燥空氣中,逐漸風化。可以制電池﹑顏料等,又可以做媒染劑﹑殺蟲劑。
1.即藍田關。
1.鯨的一種,身體為藍灰色,有白色斑點,體長達三十馀米。
1.清代禮冠上的飾物。插在冠后,用鹖尾制成,藍色,故稱。初用以賞賜官階低的功臣,后很濫,并可出錢捐得。
某些國家或地區指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他們勞動時一般穿藍色工作服。
簡稱藍領”。白領階層”的對稱。資本主義社會中以體力為謀生手段的雇傭勞動者。如清潔工人、搬運工人、建筑工人等。因勞動條件較差,工作時須穿藍領工作服,故稱。他們收入較少,經濟地位較低。隨著生產技術的現代化,藍領階層在職工中所占的比例不斷下降。
1.同"藍縷"。
2.形容衣服破舊。
1.深藍色的絲織物。
2.見"藍縷"。
電影、戲劇演員。原名董世雄,浙江余杭人。曾在北京北華美術專科學校學習。1934年參加中國旅行劇團。抗戰勝利后任昆侖影業公司演員。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總政文工團副團長,中國影協、劇協理事。主演《天堂春夢》、《萬家燈火》、《希望在人間》、《萬水千山》等影片。表演風格含蓄深沉。
1.即藍衫。
見〖白皮書〗。
1.佛經中惡鬼的名稱。
橋名。在陜西藍田東南藍溪之上。《太平廣記》卷五十引裴硎《傳奇·裴航》載裴航于藍橋驛口渴求水,遇見仙女云英,因向其母求婚,歷經磨難,滿足了其母的條件,終于與云英成婚,雙雙仙去◇因以指男女約會或姻緣藍橋約|望極藍橋|藍橋路近|小山遮斷藍橋路。
1.顏色名。
方言地區的人說的普通話,夾雜著方音,舊時稱為藍青官話(藍青比喻不純粹)。
1.舊時八品﹑九品小官所穿的服裝。
2.明清生員所穿服裝。
1.系印紐的藍色絲帶。古代常用絲帶的不同顏色,標識官吏的身份和等級。藍綬表示等級較低的官吏。
又稱藍田猿人”。早期猿人化石。1963-1964年在陜西省藍田縣發現頭骨化石一具、上下頜骨化石各一具和牙齒化石十多枚。其絕對年代為距今65-80萬年。同時還發掘出多種打制石器。
1.比喻名門出賢子弟。
1.舊時比喻締結姻緣。
①用感光后變成藍色(或其他顏色)的感光紙制成的圖紙。②(比喻建設計劃國家建設的~。
1.唐代飲宴時,輪流斟飲,至末坐,稱"藍尾酒"。
2.謂即屠蘇酒。
1.深藍色。亦用以借指天﹑水等。
1917年美國國務卿藍辛和日本全權代表石井菊次郎間的外交換文。美國承認日本在中國享有特殊利益”,兩國政府重申在中國尊重門戶開放”和機會均等”的原則。1923年被廢除。
1.藥名。有劇毒。
1.復姓。楚有藍尹亹,見《國語.楚語下》。
1.猶藍晶晶。
1.竹轎。
1.藻類植物的一大類,生長在海水﹑淡水中或陸地的陰濕地方。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普通是藍綠色,也有紅色或紫色的。
1.形容極藍。
1.讕辭。
1.說假話﹔虛妄不實之辭。
1.讕言。
1.誣罔詆毀。
1.指誣妄謬誤之言。
誣賴的話;沒有根據的話無恥~。
1.妄語。
1.磨玉的青石。
1.水曲。
1.雜亂交錯貌。
1.波濤。
中國西南地區大河。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從北向南經西藏、云南,出國境后稱湄公河。注入南海。全長4688千米(中國境內段長2354千米)。中游處于橫斷山區,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下游兩岸山勢漸低,峽谷和平壩相間。流量豐,落差大,富水能資源。
1.猶言隨波逐流。比喻言行無標準。
1.亦作"瀾翻"。水勢翻騰貌。
2.比喻言辭滔滔不絕。
3.形容筆力或文章氣勢奔放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