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恐懼。參見“兇懼”。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遷焉,曹人兇懼,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2.出自《后漢書·耿弇傳》既而收首級以示巨里城中,城中兇懼,費敢悉眾亡歸張步。
3.出自《趙清獻公神道碑》仁宗晚歲不豫,而太子未定,中外兇懼。
4.出自《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盜賊縱橫,人情兇懼。
2.
惡狠;惡劣。
1.出自《元和圣德詩》有恇其兇,有餌其誘。
2.出自《邊上行》休作西行計,西行地漸兇。
3.
惡人。
1.出自《責躬》詩將置于理,元兇是率。
2.出自《與少室李拾遺書》強梁之兇,銷鑠縮栗,迎風而委伏。
3.出自《湘妃廟》詩八族未來誰北拱,四兇猶在莫南巡。
4.
形容死亡、災難等不幸現象,與“吉”相對。如:兇事;兇信;兇兆。
5.
豪放。
1.出自《贈零陵僧》詩興來走筆如旋風,醉后耳熱心更兇。忽如裴旻舞雙劍,七星錯落纏蛟龍。
6.
猛,厲害。
1.出自《香稻米》盡管你錢債逼得緊,漕糧催得兇,還怕會還不出么!
2.出自《過年》后墻門也沒有關,廚房里傳來很熱鬧的聲音,廚子老大也頂嚷得兇。
7.
方言。訓斥。
1.出自《銅墻鐵壁》平時對干部關心些……他們說錯或做錯一點什么,不要直挺挺地兇他們。
2.出自《沉默》他正在兇剛才趕車的那個老大伯。老人臉色發灰,白胡子哆嗦著,眼睛看著地下。
1.經過一年;超過一年。
1.遍聽。
1.即手歷。宋代的一種賦稅憑證。
1.記載歲時節候的圖。俗稱春牛圖。
1.歷書的末尾。指除夕。
1.遍問。
1.深諳歷數的人。
1.亦作"歷象"。
2.推算觀測天體的運行。
3.歷法;天文星象。
1.陰陽歷數之學。
1.歷書上標日期的格子。
1.歷代,以往各代。
1.在意,經意。
1.我國古代歷法推算的起算點。古人一般以朔旦(一月之始)﹑冬至同在夜半的一天為歷元。如又逢甲子日則更為理想。
1.遠行。
2.經歷久長。
1.遍讀。
1.天象運行所顯示的一個朝代的氣數﹑命運。古代認為朝代的興衰更迭與天象運行相應。
1.古代主管天文歷法的官。
1.謂先后連續任職。
1.拶指。舊時一種酷刑。以繩穿五根小木棍,套入手指用力緊收。歷,通"櫪"。
1.宋制,料糧院掌發俸祿,有料錢錄,據狀注明各官授官日月,發給本人,憑以赴戶部領支俸錢。
1.磨礪兵器,使鋒利。
見〖秣馬厲兵〗。
1.磨快兵器喂飽馬。指準備作戰。
1.砥礪節操。
1.激勵忠誠。
1.見"厲飾"。
1.勉勵推重。
1.癘毒,瘟疫的毒氣。
1.涉水而過。
1.大風;烈風。
2.指西北風。
3.喻以高尚的行為激勵影響。
1.服猛厲之服,穿戎裝。
1.勉勵撫慰。
1.極高貌。
惡鬼;鬼怪。
1.迅猛。
2.災疫。
1.禍端。
1.涉水。連衣涉水叫厲,提起衣服涉水叫揭。語出《詩.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毛傳"以衣涉水為厲,謂由帶以上也。揭,褰衣也。"
2.指所受影響深淺不同。
1.厲,也寫作"勵"。激勵節操。
1.遮擋,禁止。謂設衛警戒,限制出入。
2.嚴禁;禁令。
1.振奮精神。
1.振奮精神,從事革新。
1.振奮精神,力圖治理好國家。
1.振奮精神,治理好國家。
1.形容憎恨。
2.寒風猛烈貌。
1.麻瘋病人憐憫被劫殺的君主,認為比自己還可憐。厲,麻瘋病。
1.訓練人民。
2.虐害人民。
1.暴虐。
2.妖孽。
1.鼓勵斗志。
2.邪惡之氣;瘟疫之氣。
3.嚴厲的神色。
1.形容嚴肅;嚴格。
嚴厲的面色;憤怒的表情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