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匈奴”。古時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東漢時分為南北兩部,南匈奴曾建立過北涼、前趙、夏等國家政權,北匈奴往西遷至歐洲,曾建立過帝國。
2.
古同“胸”。
1.
“胸”的古字。心胸;胸懷。
1.出自《管子·任法》以法制之,如天地之無私也。是以官無私論,士無私議,民無私說,皆虛其匈以聽其上。
2.出自《資治通鑒·漢章帝建初二年》吾素剛急,有匈中氣,不可不順也。
3.出自《與秦省吾書》前過府中,匆匆就道,所言未盡,別后復思,如有物在匈,急欲吐露,而棹聲已過梁溪之口矣。
2.
稱匈奴。亦泛稱北方少數民族。
1.出自《舊唐書·突厥傳上》又匈虜一敗,或當懼而修德,結怨於我,為患不細。
2.出自《王昭君》他知道漢匈老百姓的心愿是什么。
3.
通“訩”。參見“匈匈”。讻讻。喧嘩;吵嚷。
1.出自《莊子·在宥》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終以賞罰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
2.出自《漢書·佞幸傳·石顯》顯聞眾人匈匈,言己殺前將軍蕭望之。
3.出自《三國志·魏志·鍾會傳》時方給與姜維鎧杖,白外有匈匈聲,似失火。
4.
通“兇”。兇惡。參見“匈匈”、“匈忍”。
1.出自《記女奴景事》其家諸柴數逼景嫁,不從,朝夕虐酷之。居二年,愈匈匈。
2.出自《西征賦》忲淫嬖之匈忍,剿皇親之孕育。
5.
“胸”的古字。指胸部。
1.出自《史記·高祖本紀》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匈。
6.
通“兇”。恐懼。參見“匈懼”。
1.出自《新唐書·杜如晦傳》京師匈懼,日數千人守闕下。
1.青翠的高峰。指青山。
1.舊時黑社會切口﹐扒手的別稱。
1.青蔥高峻。孱﹐通"巉"。高貌。
1.蟬的一種。色綠而小。
1.指月亮。神話傳說謂月宮有蟾蜍和玉兔。
1.古代指春季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次。借指司春之神。
1.青煙﹐灰塵。
1.宋齋宮名。一在南熏門外﹐為祭天齋宮﹐謂之南青城﹔一在封丘門外﹐為祭地齋宮﹐謂之北青城。
2.指青城山。
1.青城山為道教第五洞仙圣地。因以"青城客"指道教信徒。
1.見"青門"。
古稱丈人山”,又稱赤城山”。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拔1600米。山中有八大洞、七十二小洞,林木蒼翠,風景秀麗,有青城天下幽”之稱。為道教名山,相傳東漢道教始祖張道陵修道于此。有天師洞、上清宮、建福宮、朝陽洞等古跡,道教稱為第五洞天”。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1.指宋朝徽欽二帝被金俘虜和金末帝被元俘虜事。
1.古代傳說中的無角青龍。
2.喻盤屈的樹身。
3.宮殿佛寺陛階上刻鑿的飾物。因常用指宮殿﹑佛寺。
4.碑碣上的螭頭裝飾。因借指碑碣。
1.水色清澈的池塘。
2.喻指明凈的天宇。
1.拷問。
1.丁香的別名。
1.情欲的魔窟。
1.亦作"情歟"。
2.情意誠摯融洽。
3.交情,情意。
4.真實情況。
1.志趣,志向。
2.情誼,恩情。
3.情形。
4.猶體統。
5.情趣,興致。 6.心情,情緒。 7.今亦特指軍事上敵情的變化。
1.猶衷情。
1.感情有所依持或依戀。
1.情海波瀾。
2.激動的感情。
1.相戀的青年男女中的男子。
1.感情上的牽累。
1.感情與禮儀。
1.于情于理都不能容忍。
1.眷戀之情。
1.指個人的標準。
1.悲思之情。
1.悲思之情。憭,通"憀"。
1.心性,思想感情。
1.相戀的男女。亦指其中的一方。
1.憂慮之情。
2.情思,感情。
1.神情與面貌。
2.指內心與外表。
3.猶神態。
1.迷于情愛。
交情和面子他終于打破情面,揭露出這宗貪污案背后的實情。
1.情愛的根苗。
1.親密的感情;情愛。
1.戀人中的女方。
1.情愛上的惡因緣。
1.猶性格。
1.謂心境十分悲傷。
1.情誼。
1.交誼,交情。
1.猶心情,心境。
1.謂情況與機變。
1.猶情竇。
1.感情真切。
1.親人。
2.感情親切。
1.愛情的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