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喜愛,羨慕。
2.
名詞
(Xīn)姓。
3.
動詞
〈書〉祭祀時,鬼神吸、嗅、享用祭品的香氣。
4.
動詞
〈書〉觸發。
1.
謂用食品祭祀神鬼。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能歆神人,宜其先輔五君以為盟主也。
2.
饗,嗅聞。謂祭祀時神靈享用祭品的香氣。
1.出自《詩·大雅·生民》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2.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一年》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
3.出自《論衡·祀義》且夫歆者,內氣也……人之死也,口鼻朽腐,安能復歆。
4.出自《畫五岳諸神醮詞》歆彼六氣,成乎大化。
5.出自《論京北可居狀》吾有丈夫子二,如一支回南,一支遷北,他日魂魄,其歆北乎?
6.出自《論衡·薄葬》閔死獨葬,魂孤無副,丘墓閉藏,谷物乏匱,故作偶人以侍尸柩,多藏食物以歆精魂。
3.
悅服;欣喜。
1.出自《國語·周語下》以言德於民,民歆而德之,則歸心焉。
2.出自《史記·游俠列傳》然終不伐其能,歆其德,諸所賞施,唯恐見之。
4.
謂使之喜悅。
1.出自《野獲編·內閣三·閣臣進御筆》說者又謂諸公以此歆上,欲如高皇召對,勤政講學,其意甚美。
5.
貪圖;羨慕。
1.出自《國語·楚語上》楚師可料也,在中軍王族而已。若易中下,楚必歆之。
2.出自《新唐書·王??傳》詔中書舍人崔融序其代閥,號《寶章集》,復以賜方慶,士人歆其寵。
6.
引誘。
1.出自《陽九述略》以百姓內潰之勢,歆之以意外可欲之財。
2.出自《聊齋志異·仇大娘》適有貿販者,與大娘同里,便托寄語大娘,且歆以家之可圖。
7.
動。
1.出自《詩·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