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舊時指有武藝、見義勇為、肯舍己助人的人。
1.出自《韓非子·五蠹》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亂也。
2.出自《史記·游俠列傳》古布衣之俠,靡得而聞已。
3.出自《豪俠論》夫俠者,蓋非常之人也。雖以然諾許人,必以節氣為本。
4.出自《三閑集·流氓的變遷》孔子之徒為儒,墨子之徒為俠。
2.
指見義勇為、肯舍己助人的性格、氣質或行為。
1.出自《文心雕龍·體性》嗣宗倜儻,故響逸而調遠;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
2.出自又如:任俠;行俠仗義。
3.出自《三國志?魏志?張邈傳》少以俠聞,振窮救急。
4.出自《史記·游俠列傳》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
5.出自《后漢書·張堪廉范傳》張堪、廉范,皆以氣俠立名。
3.
美好。
1.出自《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亂曰:佳俠函光,隕朱榮兮。嫉妒闟茸,將安程兮!
4.
通“狹”。參見“俠邪”。
1.出自《太平廣記》友曰:“此俠邪女李氏宅也。”
2.出自《玉玦記·標題》長安下第羞歸去,向俠邪游。
3.出自《金史·王倫傳》王倫字正道,故宋宰相王旦弟王勉玄孫。俠邪無賴,年四十余尚與市井惡少群游汴中。
5.
姓。戰國時有韓相俠累。見《史記·韓世家》。
1.古稱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唐以前屬幽州,戰國時屬燕國,故名。
1.傳說中的異獸名。
1.低微而悠揚。
1.指初升的太陽。因陽光微弱,故名。唐陳子昂《感遇》詩之一"微月穻霈幽陽始化升。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一說指月。
1.深邃。
1.隱藏的妖魔。喻奸臣。
1.幽窈,幽深。
1.幽深。
2.暗淡。
1.同"幽咽"。
1.指地下水。
1.深嘆聲。
1.暗中的懷疑。
1.指深藏心中的思想感情。
1.幽深奇異。
2.神異。
3.謂隱而不顯的優異之士。
1.猶郁抑。
1.祭名。古代設壇祈祭星辰之稱。
1.猶憂郁。
1.猶隱逸。
1.幽深的思緒。
2.幽閑的情趣。
1.遠僻之地。
1.隱蔽。
2.陰暗;陰霾。
3.草木繁茂。
1.陰靜;幽深。
2.陰暗。
3.指陰間。
4.用以指陰魂。
1.隱晦;隱蔽。
2.指隱蔽之處。
3.隱居;潛藏。
4.指隱居未仕的人。
1.隱約的日光。
1.悠閑懶散。
1.過度憂勞;憂傷。
1.形容傷心之極。
1.猶深遠。
1.僻靜處。
1.幽暗愚昧。多用為自謙之辭。
1.牢獄。
1.猶憂郁。
2.茂盛貌。
1.囚于監獄。
2.地獄。
1.深冤。
2.指蒙受深冤的人。
1.指地獄。
1.謂天。幽,高深;圜,同"圓"。古人謂天圓地方。
1.深遠。
2.指幽居草野之士。
1.郁結于心的愁恨。
1.幽靜的庭院。
1.隱伏在心中的愿望。
1.隱約。
2.幽雅婉約。
3.幽雅的約會。
1.幽雅的樂聲。
1.幽囚顛越。
2.猶悠揚。
1.猶冥運。謂命運天定,人不能知。
1.幽深的韻昧。
1.郁結并隱藏在心中的思緒。
1.亦作"幽贊"。
2.謂暗中受神明佐助。語出《易·說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蓍。"高亨注"言圣人作《易》,暗中受神明之贊助,故生蓍草,以為占筮之用。"
3.謂使隱微難見者明著。
1.幽深精微。
1.微賤;卑陋。
2.指隱居之士。
1.象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