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遷移。
2.
動詞
〈書〉調動官職。
1.
遷移;移居。
1.出自《周禮·地官·比長》徙于國中及郊則從而授之。
2.出自《漢書·王商傳》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徙杜陵。
3.出自《順宗實錄三》徙臨漢縣于古城,曰鄧城縣。
4.出自《己亥雜詩》黃河女直徙南東,我道神功勝禹功。
2.
奪?。话嶙?。
1.出自《穀梁傳·定公四年》吳入楚,日入,易無楚也。易無楚者,壞宗廟,徙陳器,撻平王之墓。
2.出自《國語·吳語》越王勾踐乃率中軍溯江以襲吳,入其郛,焚其姑蘇,徙其大舟。
3.出自《珍珠船》秦王后薨,王府僚佐請立碑。上曰:“欲求名,一卷史書足矣,何用碑為?使子孫不能保家,徙與人作鎮石耳?!?/p>
3.
猶教化。謂改變人的思想、習俗。
1.出自《淮南子·原道訓》徙裸國,納肅慎。
2.出自《新唐書·杜正倫傳》后太子稍失道,帝語正倫:“太子數私小人,卿可審喻之,教而不徙,其語我來!”
4.
升調;調動。
1.出自《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中郎將袁盎知其賢,惜其去,乃請徙釋之補謁者。
2.出自《隋書·李德林傳》以才學見知,及位望稍高,頗傷自任,爭名之徒,更相譖毀,所以運屬興王,功參佐命,十余年間竟不徙級。
3.出自《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其所陟者,則皋陶、稷、契,皆終身一官而不徙。
5.
貶謫;流放。
1.出自《漢書?陳湯傳》其免湯為庶人,徙邊。
2.出自《順宗實錄四》有薛約者嘗學于城,狂躁以言事得罪,將徙連州。
3.出自《楹史·尊堯集表》時了翁坐其子正匯獄,徙通州。
1.宮廷門戶。
2.指宮內。
1.猶經久,耐久。
1.禁止釀酒或飲酒。
1.帝王所居的地方。
2.謂禁錮,被束縛。
1.禁止杜絕;徹底禁止。
古代稱保衛京城或宮廷的軍隊。
1.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禁忌吃不相宜的食物。
1.一種禁忌進食的痢疾。
1.帝王的倉庫。
2.儲藏禁用品的倉庫。
1.指內宮;后宮。
1.舊時國喪,在特定的范圍內禁止音樂活動。
1.宮內。
1.皇家園林。
2.翰林院的別稱。
1.宮廷樂工。
禁止從事某項活動的法令解除 ~ㄧ違反~。
1.宮中或禁苑中的柳樹。
1.宮苑中的樓臺。
1.宮中計時漏刻。亦指漏刻發出的聲響。
1.見"禁廬"。
1.宮廷侍從官員寓值的官舍。
1.猶御道。供帝王車駕行走的道路。
1.猶禁軍。
1.清代駐防京師的八旗兵。有領侍衛府(統轄親軍)﹑八旗驍騎營﹑八旗前鋒營﹑八旗護軍營(又有圓明園八旗護軍營)﹑八旗步軍營﹑內府三旗﹑火器營﹑健銳營﹑虎槍營等。
1.禁戒性的律條或法規。
1.一種詩體格式的名稱。
1.指帝王女婿。
1.指古代少數民族的音樂。
1.見"禁粃"。
1.宮門。
2.指宮廷。
1.禁止獵取未長成的獸禽。
1.指宮廷秘密。
2.保守秘密。
3.猶禁近。指宮中官署或文學近侍之臣。
1.禁止約束。
1.古以農為本,商為末。"禁末"謂限制商業活動。
1.京城中的道路。
1.藏納。謂不輕易表露。
1.亦作"禁耐"。
2.禁得起;受得住。
1.見"禁奈"。
1.宮女。
1.折磨虐害。
1.禁子的別稱。
1.宮殿建筑的短椽木。
1.禁苑中種植御用花果蔬菜的園地。
1.謂以運氣法施行禁術。
1.猶擯棄,去除。
1.由少府掌管﹑供帝王使用的錢財。
1.猶禁垣。指皇宮。
1.挾持;制約。
1.制約感情和欲望。
1.在押犯人。
①禁止一般人進入的地區。②因其中動植物或地面情況在科學或經濟方面有特殊價值而受到特別保護的地區。③醫學上指因容易發生危險而禁止動手術或針灸的部位。④在某些球類比賽中,發球區以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