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氣溫下降時,在接近地面的空氣中,水蒸氣凝結成的懸浮的微小水滴。
2.
名詞
像霧的東西。
1.
亦作“雺”。亦作“霚”。亦作“霿”。
2.
霧氣。氣溫下降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點,懸浮在接近地面的空氣中,能使視野模糊不清。
1.出自《管子·度地》風、霧、雹、霜,一害也。
2.出自《旦發漁浦潭》詩漁潭霧未開,赤亭風已揚。
3.出自《踏莎行》詞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4.出自《如蘇》有些銀粉色的朝霧,流動在沿海山上與大海水面上。
3.
霧氣極易消失,故亦引申謂消散。
1.出自《封禪文》旁魄四塞,云布霧散。
4.
云氣。
1.出自《莊子·大宗師》孰能登天游霧,撓挑無極。
2.出自《楚辭·遠游》叛陸離其上下兮,游驚霧之流波。
3.出自《文選·左思〈魏都賦〉》陽靈停曜於其表,陰祇蒙霧於其里。
5.
比喻輕細之物。參見“霧縠”。
1.出自《女冠子》詞玉堂虛。細霧垂珠佩,輕煙曳翠裾。
6.
喻濃密、盛多。參見“霧集”、“霧鬢”。
1.出自《南郊頌》架殿星羅,重宮霧出。
2.出自《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文舞》圖書霧出,日月清懸。
3.出自《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彩星馳。
7.
霧狀的許多小水滴。如:噴霧器。
8.
通“騖”。飛翔。
1.出自《文選·木華〈海賦〉》群飛侶浴,戲廣浮深。翔霧連軒,泄泄淫淫。
1.奢華﹐不樸實。
1.隱秘。
1.謂奇謀妙計。
1.捏造假名﹔化名。
1.怪誕荒謬。
1.猶詭計。
1.詭詐而奸佞。
1.謂脫出籠頭。
1.見"詭辟"。
1.奇特怪異的品類。
1.欺詐。
1.欺詐竊奪。
1.矯情。
1.責求﹔需索。
1.猶奇特﹐奇麗特起。屈﹐通"崛"。
1.謂趨向相反﹐結果不同。
2.謂奔往不同的方向。
1.騰挪變化貌。
1.奇麗的景象。
1.謂怪異而質樸。
1.謂眾采紛呈。
1.詭秘的樣子。
1.猶虛構。
1.漢梁孝王門客公孫詭和羊勝的并稱。
1.辭意詭異﹑語調激切的詩。
1.違背時宜。
2.欺世。
1.欺詐之事。
1.欺瞞掩飾。
1.大不相同。
2.奇異﹐奇特。
1.詭譎欺詐的手法。
1.虛報數目。
1.辯說之辭。
2.虛妄之辭。
3.謊騙﹔假說。
1.奇異的風俗﹑風習。
2.欺世。
3.違反常情﹐矯情。
1.詭詐而神速。
1.詭詐地計算。
詭詐善變反覆詭隨。也指詭詐善變之人無縱詭隨,以謹無良。
1.各種各樣的姿態。
2.做作的姿態﹔怪異反常的姿態。
1.奇特。
1.詭詐的計謀。
1.怪誕荒謬。
1.詭詐虛偽。
1.奇怪的問題。
1.假貨。
1.生性詭詐﹐胸襟狹隘。
1.詭詐狡黠。
1.謂馬吐出口勒﹐掙脫籠頭。喻抗拒羈絆。
1.詭詐奸險。
2.變幻奇險。
1.謂以詭詐等不正手段隱瞞田產。
1.詭秘地趕路。
2.詭詐的行為。
1.變易形貌。
2.奇形。亦指裝束奇異之人。
1.奇特﹑怪異的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