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梧桐,落葉喬木,樹干很直,葉掌狀分裂,木質堅韌而輕,可用來制樂器或器具。種子可食用或榨油。也叫青桐。
1.
木名。梧桐。
1.出自《禮記·雜記上》暢,臼以椈,杵以梧。
2.出自《殿中少監馬君墓志》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業者也。
3.出自《三國演義》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2.
屋梁上的斜柱,支柱。
1.出自《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羅豐茸之游樹兮,離樓梧而相撐。
2.出自《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桁梧復疊,勢合形離。
3.出自《聊齋志異·鳳陽士人》士人縶蹇檐梧,乃即坐。
3.
支撐。
1.出自《后漢書·方術傳下·徐登》炳乃故升茅屋,梧鼎而爨,主人見之驚懅,炳笑不應,既而爨孰,屋無損異。
4.
姓。春秋田敬仲的后裔。見漢王符《潛夫論·志氏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梧氏,見姓苑。
1.同"煮豆燃萁"。
工作流體是燃氣的透平。重量輕,體積小,啟動快,潤滑油耗量低,幾乎不消耗冷卻水,但熱效率不高,壽命短,造價高。用于航空發動機、潛艇等方面。
以燃氣輪機產生動力的內燃機車??扇加玫唾|柴油,但負荷不足時熱效率很低,且需采用昂貴的耐高溫材料,故發展落后于柴油機車。
1.用鐵鉤鉤皮膚,鉤上遍掛燈盞,貯油燃點。一種假借或誤解佛教的"無義苦行"。
彈丸內裝有燃燒劑,用于引燃或燒毀目標的彈藥。按燃燒劑的作用性質,可分為集中性燃燒彈和分散性燃燒彈。前者用于不易燃目標,后者用于易燃的大面積目標〗空炸彈、炮彈、手榴彈等均有燃燒彈。引信藥包彈體燃燒劑盒拋射藥燃燒彈
1.傳說中一種石頭,灌水則發熱。
《晉書·溫嶠傳》載傳說溫嶠曾至水深而多靈怪的牛渚磯,他點燃犀牛角照向水面,看到了很多水中怪物◇因以燃犀”指洞察奸邪。
1.自燒手指,以示虔誠。一種假借或誤解佛教的"無義苦行"。
1.燃燒。喻鮮明紅艷。
2.點燃。
3.燒灼。
1.冉耕,孔子弟子,字伯牛。《論語.雍也》"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邢昺疏"孔子痛惜弟子冉耕有德行而遇惡疾也。"后作為賢者患惡疾之典。
1.春秋時冉求和仲由的合稱。冉求,字子有,亦稱冉有。仲由,字季路,一字子路。二人皆孔子弟子,長于政事。古代認為他們是為政者的楷模。
1.漢代西南的兩個少數民族,亦指其國名。冉,亦作"冄"。
2.泛指我國古代邊境少數民族。
①緩慢地香氣冉冉飄來|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②柔軟的樣子柔條紛冉冉,葉落何翩翩。
1.猶慢慢騰騰。
1.《玉臺新詠.日出東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后以"冉冉趨"指仕宦為政。
1.行動飄忽貌。
1.荏弱。
1.春秋時冉耕和顏回的合稱。二人皆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稱。
1.古代傳說中的魚名。
1.細長柔弱貌。
1.柔美貌。
1.輕柔貌。
1.草盛貌。
2.柔弱貌;柔和貌。
3.幽蔚貌。
4.猶漸漸。
1.裊裊升騰貌。
1.指時間逐漸逝去。
1.繁盛貌。
1.亦作"苒蒻"。柔弱貌。
2.猶苒若。盛貌。
1.見"苒弱"。
1.謂貪愛女色。
1.蘸墨揮筆。
1.患病。
1.指將織物染成彩色。
1.可作染料的草本植物。
1.沾染紅塵。指僧人犯俗。
1.指犯俗的僧人。
1.牽連,連累。
1.染指于鼎。指嘗味。
1.以血涂刀劍之刃。表示殺敵致勝。
1.染色的方法。
1.給布﹑帛﹑衣﹑物染色的作坊。亦特指唐代掌染事的官署。
1.謂受風俗影響而有所習染。
1.僧人穿的緇衣。
1.染衣物的缸。多用以比喻污濁的社會或具有不良風氣的環境。
1.即染坊。
1.從事染色業的工匠。
1.古書畫破損過多,不能裱褙,先照原樣臨摹,再依原本染色;絹本古畫,用紙照原色刷染襯托,皆稱"染古"。
1.以筆蘸墨〔,筆。
2.指作詩文﹑繪畫等。
3.指寫字。
4.指書寫的墨跡。
1.謂提筆成文。
1.濡墨揮筆。指作詩﹑文﹑書﹑畫等。
1.謂熏陶影響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