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君主;最高統治者。
2.
名詞
封建時代的最高爵位。
3.
名詞
首領;頭目。
4.
名詞
同類中最特出、最大或最強的。
5.
形容詞
〈書〉輩分高。
6.
名詞
(Wáng)姓。
1.
夏商周三代天子之稱號。
1.出自《書·盤庚上》王若曰:“格,汝眾。”
2.出自《周禮·天官序》惟王建國。
3.出自《史記·殷本紀》於是周武王為天子。其后世貶帝號,號為王。
4.出自《中國史稿》奴隸和奴隸主仍然是西周的兩個基本階級。“庶人”是奴隸階級;王、諸侯、卿、大夫是奴隸主階級。
2.
戰國時列國國君皆稱王。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
2.出自《諸子考索·管子·形勢》諸侯稱王,唯楚在春秋之世,馀皆在戰國。
3.
泛指一國君主。
1.出自《爾雅?釋詁上》王,君也。
4.
秦漢以來皇帝對親屬、臣屬的最高封爵。
1.出自《史記·東越列傳》漢五年,復立無諸為閩越王。
2.出自《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帝弟鄢陵公彰等十一人皆為王。
3.出自《新唐書·高祖紀》隋帝贈唐襄公為景王,仁公為元王。
4.出自《稱謂錄·宗室古封爵各稱》馬氏《通考》:“漢興,設爵二等,曰王曰侯。”皇子而封為王者,其實古諸侯也,故謂之諸侯王。王子封為侯者謂之諸侯。
5.
泛指首領。
1.出自《西游記》妖王慚愧道:“我從來不生此物,可可的今宵出丑。”
2.出自《聊齋志異·考弊司》少頃,鬼王及秀才并至。
3.出自《一個拿撒勒人的死》詩那上面寫著三種文字的罪狀:“耶蘇,猶太人的王。”
6.
尊。
1.出自《惠子·雜篇》匡章謂惠子曰:“公之學去尊,今又王齊王,何其到也。”
2.出自《閑情偶寄·種植·梅》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櫻桃。若以次序定尊卑,則梅當王於花,櫻桃王於果。
7.
指同類中的最特出或最大者。
1.出自《老子》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2.出自又如:獸王、花王。
8.
朝見天子表示臣服。
1.出自《詩·商頌·殷武》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2.出自《左傳·隱公九年》宋公不王。
3.出自《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氐羌來王。
4.出自《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詔宰相李德裕撰賀表》天子以四夷為守,則要服貢,荒服王。
9.
通“皇”。
1.出自《莊子·天運》夫三王五帝之治天下不同,其系聲名一也。
2.出自《尚書大傳》王之不極。
10.
通“匡”。
1.出自《墨子·迎敵祠》唯乃是王。
2.出自《雙劍誃諸子新證·墨子二》王本應作匡,宋人避諱而改為王……《詩·破斧》:“四國是皇”,王應麟《詩考》引齊詩作“四國是匡”,《法言·先知》作“四國是王”,《春秋繁露·深察名號》:“王者皇也,王者匡也。”是皇、匡、王字音近義通。
11.
姓。
1.出自《廣韻·陽韻》王,姓。
1.亦作"虬箭"。
2.古時漏壺中的箭。水滿箭出﹐用以計時。箭有虬紋﹐故稱。
1.亦作"虬角"。
2.虬龍的角。亦借指虬龍。
1.盤曲交結。
1.盤曲而有力。
1.亦作"虬卷"。
2.盤屈貌。
1.亦作"虬柯"。
2.盤屈交結的枝條。
1.曲折的欄桿。
1.如虬龍般地聳立。形容姿態矯健。
1.傳說中的一種龍。
2.比喻盤曲的篆字。
3.比喻盤屈的樹枝。
1.雕花的有槅子的長窗。
1.見"虬樓亮槅"。
1.飾有虬龍形的香爐。
1.古代帝皇乘坐的飾有龍形的車子。
1.亦作"虬盤"。
2.虬龍盤曲。亦喻懷才隱居。
3.盤曲貌。
1.亦作"虬蟠"。
2.謂盤屈如虬龍。
1.亦作"虬曲"。
2.盤屈貌。
1.亦作"虬屈"。
2.盤屈貌。
1.亦作"虬髯"。
2.拳曲的連鬢胡須。
3.見"虬髯客"。
1.見"虬髯翁"。
1.傳奇小說中的人物名。隋末人﹐姓張行三﹐赤髯如虬﹐故號"虬髯客"。時天下方亂﹐欲起事中原。于旅邸遇李靖﹑紅拂﹐與紅拂認為兄妹﹐因李靖得見李世民(唐太宗)﹐以為"真天子"﹐乃遁去。悉以其家所有贈靖﹐以佐真主。臨行云"此后十年﹐當東南數千里外有異事﹐是吾得事之秋也。"貞觀十年﹐南蠻入奏"有海船千艘﹐甲兵十萬﹐入扶余國﹐殺其主自立。"靖知虬髯客成事﹐歸告紅拂﹐瀝酒賀之。見前蜀杜光庭《虬髯客傳》。
2.借指外國人。
1.即虬髯客。
1.亦作"虬獸"。
2.即虬虎。唐人修史避唐高祖諱而改。
1.亦作"虬梭"。
2.如虬的織具。
1.亦作"虬文"。
2.盤曲如虬的紋理。
1.亦作"虬螑"。
2.龍伸頸低昂貌。
1.亦作"虬須"。
2.見"虬須"。
1.即虬髯客。
1.見"虬檐"。
1.亦作"虬枝"。
2.盤屈的樹枝。
1.飾以虬龍形的鐘。
1.亦作"虬珠"。
2.猶驪珠。泛指瑰寶。
1.亦作"虬柱"。
2.雕繪龍形的宮殿柱子。
1.亦作"虬髭"。
2.卷曲的胡須。
3.即虬髯客。
1.游泳而過。
1.善游水的少年。
1.游泳。
1.游水。
1.在水中嬉戲。
1.恭順貌。《詩.周頌.絲衣》"絲衣其紑,載弁俅俅。"毛傳"俅俅,恭順貌。"一說為冠飾華美貌。參閱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卷三十﹑清郝懿行《爾雅義疏》卷三。
1.我國少數民族獨龍族的舊稱。
1.盜賊的首領。
2.部落的首領。
1.指伙同反叛的部落首領。
1.傳說中的獸名。似虎而大,尾特長。
1.部落的首領。
2.土豪。
3.盜匪頭領。
1.部落的首領。
1.頭領。
1.極熟的陳酒。
1.部落的首領。
1.古代兵器名。一種短柄的矛。
1.指秋物成熟貌。
2.高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