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君主;最高統治者。
2.
名詞
封建時代的最高爵位。
3.
名詞
首領;頭目。
4.
名詞
同類中最特出、最大或最強的。
5.
形容詞
〈書〉輩分高。
6.
名詞
(Wáng)姓。
1.
夏商周三代天子之稱號。
1.出自《書·盤庚上》王若曰:“格,汝眾?!?/p>
2.出自《周禮·天官序》惟王建國。
3.出自《史記·殷本紀》於是周武王為天子。其后世貶帝號,號為王。
4.出自《中國史稿》奴隸和奴隸主仍然是西周的兩個基本階級?!笆恕笔桥`階級;王、諸侯、卿、大夫是奴隸主階級。
2.
戰國時列國國君皆稱王。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
2.出自《諸子考索·管子·形勢》諸侯稱王,唯楚在春秋之世,馀皆在戰國。
3.
泛指一國君主。
1.出自《爾雅?釋詁上》王,君也。
4.
秦漢以來皇帝對親屬、臣屬的最高封爵。
1.出自《史記·東越列傳》漢五年,復立無諸為閩越王。
2.出自《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帝弟鄢陵公彰等十一人皆為王。
3.出自《新唐書·高祖紀》隋帝贈唐襄公為景王,仁公為元王。
4.出自《稱謂錄·宗室古封爵各稱》馬氏《通考》:“漢興,設爵二等,曰王曰侯?!被首佣鉃橥跽?,其實古諸侯也,故謂之諸侯王。王子封為侯者謂之諸侯。
5.
泛指首領。
1.出自《西游記》妖王慚愧道:“我從來不生此物,可可的今宵出丑?!?/p>
2.出自《聊齋志異·考弊司》少頃,鬼王及秀才并至。
3.出自《一個拿撒勒人的死》詩那上面寫著三種文字的罪狀:“耶蘇,猶太人的王。”
6.
尊。
1.出自《惠子·雜篇》匡章謂惠子曰:“公之學去尊,今又王齊王,何其到也?!?/p>
2.出自《閑情偶寄·種植·梅》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櫻桃。若以次序定尊卑,則梅當王於花,櫻桃王於果。
7.
指同類中的最特出或最大者。
1.出自《老子》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2.出自又如:獸王、花王。
8.
朝見天子表示臣服。
1.出自《詩·商頌·殷武》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2.出自《左傳·隱公九年》宋公不王。
3.出自《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氐羌來王。
4.出自《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詔宰相李德裕撰賀表》天子以四夷為守,則要服貢,荒服王。
9.
通“皇”。
1.出自《莊子·天運》夫三王五帝之治天下不同,其系聲名一也。
2.出自《尚書大傳》王之不極。
10.
通“匡”。
1.出自《墨子·迎敵祠》唯乃是王。
2.出自《雙劍誃諸子新證·墨子二》王本應作匡,宋人避諱而改為王……《詩·破斧》:“四國是皇”,王應麟《詩考》引齊詩作“四國是匡”,《法言·先知》作“四國是王”,《春秋繁露·深察名號》:“王者皇也,王者匡也?!笔腔?、匡、王字音近義通。
11.
姓。
1.出自《廣韻·陽韻》王,姓。
1.缺一樣也不行。
1.謂對于疑惑處不作臆斷﹐暫存不論。
1.亦作"缺逸"。
2.散失;遺漏。
1.見"缺軼"。
1.宮成有意缺角﹐表示留有缺陷﹐不敢自滿。
1.不圓之月。
1.缺損斷折。
1.缺失的政事。
1.方言。缺唇。
2.指食欲沒有得到滿足。
1.跌跌撞撞急行貌。
1.瘸腿的人;跛子。
1.亦作"卻罷"。
2.猶也罷。應答之詞。
1.亦作"卻背"。
2.向后倒退。
3.后靠;背靠。
1.亦作"卻避"。
2.退避。
消除病患卻病延年|養身卻?。鼌s病良方。
1.謂消除病痛,延長壽命。
后退,倒退望而卻步|卻步不前|轉疑招致意惡,畏沮卻步。
1.亦作"卻纔"。
2.剛才。
1.亦作"卻塵褥"。
2.傳說不招灰塵的褥子。
1.亦作"卻待"。
2.正要。
1.亦作"卻倒"。
2.反倒,反而。
1.亦作"卻敵"。
2.擊退敵人。
1.亦作"卻敵冠"。
2.漢代衛士的帽子。
1.亦作"卻敵樓"。
2.晉代設在宮城內的更樓。
1.辟地。
1.后退受阻。
1.亦作"卻非"。
2.見"卻非冠"。
1.亦作"卻非殿"。
2.漢宮殿名,在洛陽南宮中。
1.亦作"卻非冠"。
2.古冠名。
1.恢復。
1.勾卻,勾銷。
1.亦作"卻顧"。
2.回顧,回轉頭看。
3.猶言反復考慮。
4.猶顧慮。
1.魚皮做的帽。
1.亦作"卻歸"。
2.退歸。多謂辭官回家。
1.亦作"卻寒簾"。
2.古代傳說簾名。
1.亦作"卻后"。
2.猶過后。
1.亦作"卻還"。
2.退回。
3.謂退還。
1.亦作"卻回"。
2.回轉。
1.亦作"卻火雀"。
2.鳥名。傳說置火中,火即散去。
1.亦作"卻惑"。
2.去邪;消除疑難。
1.亦作"卻籍"。
2.南朝齊對檢出的偽冒戶籍之稱。
1.東漢楊震為東萊太守,途經昌邑,縣令王密求見。至晩,以十金奉楊曰"暮夜無知者。"楊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謂無知者?"遂拒而不受。見《后漢書.楊震傳》◇因以"卻金暮夜"言為官清廉。
1.亦作"卻絶"。
2.拒絕。
1.亦作"卻來"。
2.歸來。
1.亦作"卻老"。
2.謂避免衰老。
3.枸杞的別名。
1.返老還童。
1.亦作"卻老霜"。
2.養生藥名。
1.亦作"卻老先生"。
2.鑷子的戲稱。
1.亦作"卻立"。
2.后退站立。
1.形容山崖險峻,偃覆如簦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