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奔跑或跳躍。
2.
動詞
升(到空中)。
3.
動詞
使空(kòng)出時間、空間、人力等。
4.
動詞
(teng)用在某些動詞性語素后,表示動作的反復(fù)連續(xù)。
5.
名詞
(Téng)姓。
1.
亦作“駦”。亦作“驣”。
2.
跳躍。
1.出自《莊子·山木》王獨不見夫騰猿乎?
2.出自《漢書·李廣傳》暫騰而上胡兒馬。
3.出自《山海經(jīng)圖贊·??獸》??獸四角,馬尾有距。涉歷歸山,騰險躍阻。
4.出自《觀打魚歌》眾魚常才盡卻棄,赤鯉騰出如有神。
3.
跨越;超越。
1.出自《逸周書·寶典》二悌,悌乃知序,序乃倫,倫不騰,上乃不崩。
2.出自《洛陽伽藍記·景明寺》文宗學(xué)府,騰班馬而孤上;英規(guī)勝范,凌許郭而獨高。
4.
勝過;凌駕。
1.出自《逸周書·文酌》騰咎信志。
2.出自《管子·君臣下》為人臣者,變故易常,而巧宦以諂上,謂之騰。
5.
猶舉。揚起;抬起。
1.出自《文選·傅毅〈舞賦〉》眄般鼓則騰清眸,吐哇咬則發(fā)皓齒。
2.出自《七啟》翼不暇張,足不及騰。
6.
上升;登上。
1.出自《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2.出自《淮南子·原道訓(xùn)》經(jīng)紀山川,蹈騰昆侖。
3.出自《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詩傾朝共羨寵光頻,半歲遷騰作虎臣。
4.出自《次王仲縉感懷韻十首兼呈張廷壁》東京多節(jié)土,我懷管幼安;騰身風(fēng)塵表,寵祿寧肯干?
5.出自《偉大的事實不朽的意義》讓千百年后流著感激的淚,騰起贊美的歌聲。
7.
指物價上漲。
1.出自《玉磬賦》較隍池之寶,美價是騰。
2.出自《過石城》詩縣市米驟騰,民饑何以救。
8.
水涌貌。
1.出自《詩·魯頌·十月之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
2.出自《文選·郭璞〈江賦〉》圓淵九回以懸騰,湓流雷呴而電激。
9.
乘,騎。
1.出自《楚辭·劉向〈九嘆·愍命〉》卻騏驥以轉(zhuǎn)運兮,騰驢騾以馳逐。
10.
傳遞;致。
1.出自《儀禮·公食大夫禮》眾人騰羞者,盡階,不升堂。授以蓋,降出。
2.出自《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閑道表諸朝,騰箋祗府,祗乃舉兗以東委巡經(jīng)略。
3.出自《燕下鄉(xiāng)脞錄》於是四川諸州縣大嘩,騰謗書遍於道路。
11.
傳揚;傳播。
1.出自《后漢書·馬援傳論》馬援騰聲三輔,遨游二帝。
2.出自《文心雕龍·諸子》唯英才特達,則炳曜垂文,騰其姓氏,懸諸日月焉。
3.出自《李君羨傳論》豈太宗厚君集而薄君羨邪?蓋天文變于上,人謠騰于下,雖圣人不能不疑懼矣。
4.出自《〈盛世危言〉》今使天下之大,萬民之眾,凡有心者各竭其知,凡有口者各騰其說,以待??軒之采。
5.出自《對于教育方針之意見》清之季世,隸屬政治之教育,騰于教育家之口者,曰軍國民教育。
12.
閃射;呈現(xiàn)。參見“騰文”。
1.出自《楚辭·招魂》蛾眉曼睩,目騰光些。
2.出自《詔書蓋璽頒行論》暉騰朱色,彩現(xiàn)紅光。
13.
蒸烤。
1.出自《永貞行》湖波連天日相騰,蠻俗生梗瘴癘蒸。
2.出自《三千里江山》李春三指手畫腳說:“你怎么敢脫呢,一脫下來晾不干,晚間穿什么?全仗著身上這股熱呼勁才能騰干。”
14.
挪動;挪移。參見“騰移”。
1.出自《儒林外史》家里一個錢也沒有,我店里是騰不出來。——就算騰出些須來,也不濟事。
2.出自《湖南光復(fù)紀事》都督以所騰無幾,仍不敷用,決議將省城各補助行政機關(guān)……凡屬無關(guān)緊要者,一律停辦,全數(shù)移充軍餉。
15.
使空出來。
1.出自《兒女英雄傳》連那左鄰右舍也跟著騰房子,調(diào)桌凳,預(yù)備落作。
2.出自《東方》郭祥把身子挪了挪,給他騰了個座位。
3.出自《工作著是美麗的》她寧愿得罪人,也要騰出些時間來多讀一些書,多想些問題。
16.
猛地;突然。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氣撲撲走得掇肩的喘,騰到鶯鶯前面,把一天好事都驚散。
2.出自《喬廠長上任記》石敢的臉騰一下紅了。
17.
通“媵”。送。參見“騰羞”。
1.出自《儀禮·公食大夫禮》眾人騰羞者,盡階,不升堂。
18.
姓。
1.出自《元和姓纂?登韻》騰,本滕氏,因避難改為騰氏。
2.出自《景君碑》碑陰門下督盜賊騰頌。
19.
馬奔躍,奔馳。
1.出自《楚辭·大招》騰駕步游,獵春囿只。
2.出自《贈河陽》詩逸驥騰夷路,潛龍躍洪波。
3.出自《新唐書·韋湊傳》兵指黃屋,騎騰紫微。
1.亦作"霧紋"。
2.指鮫綃。
3.豹身上的花紋。
1.見"霧文"。
1.云霧四起。
2.比喻盛多。
1.如薄霧一樣的帷幄。
1.薄霧似的輕紗。亦借指用此種材料做的衣服。
1.同"霧綃云縠"。
2.指輕紗似的薄霧。
1.如薄霧的輕紗。
1.見"霧起云涌"。
1.輕柔飄拂的衣袖。
1.霧和雪。比喻舒卷自如和曲高和寡的詩文。
1.昏花的老眼。
1.霧氣深厚貌。
1.煙霧籠罩著的原野。
1.輕柔飄灑的衣服。
1.云霧﹐霧氣。
1.謂退藏避害。
1.亦作"霧涌云蒸"。
2.云霧蒸騰貌。
1.霧和雨。
2.指連綿不絕的雨。
3.蒙蒙細雨。
4.謂隱居。
1799年11月9日(法國共和歷霧月18日),拿破侖在大資產(chǎn)階級支持下發(fā)動政變,推翻腐敗無能的督政府,建立以他為首的執(zhí)政府。從此開始了拿破侖長達十五年的軍事獨裁統(tǒng)治。
1.如帳幔的云霧。
2.輕柔如霧的帳帷。
1.濃霧。濃霧如屏障一樣﹐遮住人的視線﹐故稱。
1.輕薄如霧的帳幔。
1.瘴氣。
1.霧中的行船。
1.指彌漫籠罩的霧氣。
1.醒來以手拍胸。形容憂傷。
1.謂理解和印證。
1.睡不著而懷念。猶言日夜想念。
1.睡醒。
醒和睡。指日夜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1.謂醒時有所見而成之夢,與無所見而全憑想象者異。《周禮.春官.占夢》"一曰正夢;二曰噩夢;三曰思夢;四曰寤夢。"鄭玄注"覺時道之而夢。"孫詒讓正義"案《說文》云'寐覺而有言曰寤。'……《說文》前一寤謂寐覺之后神志惝恍而有言也,與六夢寤夢無涉◇一訓(xùn)似即釋此寤夢之義……《小爾雅.廣言》云'寤,覺也。'此義與《說文》'晝見'義相近。蓋覺時有所見而道其事,神思偶涉亦能成夢。與上思夢為無所見而馮虛想象之夢異也。"一說,指半醒半睡時的夢。參閱宋項安世《項氏家說》卷五。
1.謂剛剛醒來就遷移。
1.醒悟貌。
1.逆生。謂產(chǎn)兒足先出。
1.猶悟思。領(lǐng)悟思考。
1.醒而臥;躺臥。
1.睡不著而嘆息。
1.日夜思念。
1.細微部分。
1.指某個地方在某個季節(jié)供應(yīng)不多的蔬菜。如北京冬季的黃瓜﹑西紅柿等。
1.小草。
2.遠志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遠志》。
1.小山。
1.謂演奏細樂。
小的、大的都不舍得丟棄。也形容兼收并蓄貪多務(wù)得,細大不捐|他交朋友細大不捐,以至門庭若市。
1.大小皆不超越。
1.猶言細大不捐。
1.宋代元宵節(jié)舞隊中男性裝扮舞女者稱細旦。
1.小水點。
1.底細。根源;內(nèi)情。
1.小水滴。
2.精制的點心。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